下午2时,丹戎巴葛坊小贩中心的“粿好吃”(KUEH HO JIAK)档口里,老板陈佩佩(55岁)已经准备收摊。档口的生意十分兴隆,从早上到中午,今天做的粿已经卖空。

这是一个不大的档口,与其他档口不同的是,招牌下有四块彩色玻璃的装饰,多了些复古的美感,让人眼前一亮。女儿陈韵好(35岁)发来了工作坊的照片和视频,她正教孩子们学习制作经典的红龟粿,收摊后的陈佩佩笑盈盈地看着。

2017年,母女俩开了这个制售传统糕点的档口,疫情后又开了教学制作粿的工作坊,目前,母亲陈佩佩主要负责档口经营,女儿则负责工作坊的运营、对接市场需求、举办活动等。

幼时分离多坎坷 祖孙三代终团聚

陈韵好在童年经历很多坎坷,父亲在她一岁时遇害,母亲此后一直在国外工作谋生,直到13年前,陈韵好的女儿出生,母亲回到新加坡帮她照看孩子,母女两人才有了长时间相处的机会。

陈韵好回忆:“母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回国一段时间后,她就在家找事情来做。她常常想念阿嬷做的粿,想找回儿时的味道,于是就自己在网上看别人的食谱和教学,自己摸索着开始做粿。”

延伸阅读

中式糕点传世之味 接班二代匠心重塑
中式糕点传世之味 接班二代匠心重塑
90后小贩传承外婆40年手艺 “老菜新做”融合新加坡风味
90后小贩传承外婆40年手艺 “老菜新做”融合新加坡风味

陈佩佩坚持用最传统的番薯来做粿,健康无添加,经过不断碰壁、尝试和改进,她的制粿技艺突飞猛进,在亲友中备受赞赏。渐渐地,越来越多亲友拜托她做粿来送给客户,陈佩佩的家庭私厨开始有了订单。

那时,本在做窗帘生意的陈韵好发现,母亲的粿没有任何营销,却做得风生水起,有些忙不过来,陈韵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关掉自己的窗帘生意,和母亲一起全心投入到粿的生意中,让它成为母女俩共同的事业。

2017年,陈韵好和陈佩佩租下丹戎巴葛的这个档口,取名“粿好吃”,正式开张。虽然有过一些心理准备,但成为一名小贩的苦和累还是超出陈韵好的想象。每天凌晨开始忙,在狭小的空间里制作、蒸煮、放凉、打包、售卖,几乎一刻都不能休息。“很热,我和妈妈喝了数不清的冷水,再加上工作时间很长,一天下来全身的骨头都要散掉。”

好在辛苦是值得的。她们的档口客流越来越多,也广受好评,甚至有客人因为吃到儿时的味道而感动得泪流满面,这都给了她们更大的动力和信心。

妆容精致穿着时尚 抱负不止于小贩

陈韵好妆容精致,穿着时尚,在小贩中心里绝对是个“另类”的存在。陈韵好说,很多人知道她是小贩摊主后非常惊讶,有人对她的打扮指指点点,有人惋惜她为什么在这里浪费青春。但她心里清楚,虽然她从小贩中心做起,却不必成为外界定义的那个“小贩”。这份事业既是母亲的梦想,也是自己的,她的抱负绝不止于小贩。

陈韵好是个有野心的人。看到档口生意取得成功,一年后,她觉得是时候进一步开拓生意,不料却遭遇重大滑铁卢。“因为我们的糕点用料很好,也很精美,我觉得只在小贩中心卖有点可惜,就想开一家专卖粿的咖啡厅,走高端化路线。”

尽管母亲当时有诸多顾虑,陈韵好还是大胆地把想法付诸实践,她租下一间精心装修的店面,开了自己的品牌咖啡厅,没想到,这差点把她和母亲的整个生意拖入泥沼。

陈韵好后来反思,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选址太过草率。她的咖啡厅周末客流不错,但工作日却鲜少有人光顾,而房租、人力成本高昂,一直须要用小贩中心的盈利来补咖啡厅的窟窿,最难的时候濒临破产。陈韵好坚持了不到三年,最终无奈关店。

让陈韵好感到慰藉的是,经营咖啡厅的失败经验,让她和母亲的感情意外地得到升华。

曾有气恼时刻 现在无话不谈

“我常说我和母亲的关系就像钻石,它本来是一块石头,你要一直打磨,直到它变得闪耀。我从小和母亲没有长期一起生活,我们的个性又都很强,中间当然有很多生气和不理解对方的时刻,但最难的日子是她支持我,渡过难关。现在我们无话不谈,回头看这段经历,我感恩这一切的发生。”

事实上,咖啡厅并不是陈韵好在那段时间唯一的尝试,她还预料到了未来的市场需求,开启了网络售卖服务。

2020年,疫情冲击下,网络售卖服务派上用场。陈韵好说:“很多店铺当时想临时转向线上服务,其实面临很多阻碍。但我们在一两年前就已经有了网站,也积累了很多网上客户,所以在疫情期间我们反而‘疯狂’增长。”

当时,大部分公司都实行居家办公模式,陈韵好趁机与一些公司展开合作,推出线上的制粿教学,将制粿需要的材料包送到员工家中,再通过Zoom会议给公司员工做特别的团建活动。

疫情阴霾散去后,陈韵好收到越来越多的来自政府部门、学校、公司的邀请,为它们供应糕点,或者去现场办工作坊活动,指导员工和学生制作各种传统糕点。

陈佩佩最初在家做粿是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开店之后,她发现很多人和她一样,希望传统的手艺和味道可以传承,同时也担忧这样的饮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没落褪色。

她和陈韵好商量,她们为不同的公司办了这么多丰富的活动,获得了很多认可和共鸣,为什么不办一个针对孩子们的工作坊呢?只有让孩子们也参与进来,这份传统才可以传承下去,这正是母女两人开始这门生意的初衷。

办家庭工作坊活动 传达团聚开心与爱

现在,“粿好吃”每个星期都会举办家庭工作坊活动,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来体验和学习做粿,并通过一些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创意。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带给陈韵好和陈佩佩巨大的满足感,她们说,这正是“粿好吃”的意义和象征——团聚、开心与爱。

现在,陈韵好的女儿也对做粿很感兴趣,祖孙三代常常一起做粿,这样的画面让陈韵好感到幸福。“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共同投入到一件事情中,这真的很美好。我们通过粿而有了更深的联结、更多的爱,我和母亲都收获了各自的成长。如果没有这家店,我想这不会发生。”

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