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第二届“可持续影响力奖”提名的企业和个人比去年多出20%。

脱颖而出的企业来自多个行业,有房地产、酒店、城市农场、社会企业、废物管理和交通等行业。

本地大型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表现已可与国际业者媲美,而中小企业尽管还未完全追上国际业者,但表现仍可圈可点。

第二届“可持续影响力奖”(Sustainability Impact Awards)的得奖企业各自体现了这项特点。

该奖项由大华银行(UOB)和《商业时报》联手推出,以表彰本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个人和企业。

2024年可持续影响力奖得主与尚达曼总统(左五)、大华银行副主席兼总裁黄一宗(前排左四)、新报业媒体总裁陈英杰(前排右五)和《《商业时报》总编辑陈慧芬(前排右一)合影。颁奖典礼由《商业时报》和大华银行联合举办,于9月26日举行。(商业时报)
2024年可持续影响力奖得主与尚达曼总统(左五)、大华银行副主席兼总裁黄一宗(前排左四)、新报业媒体总裁陈英杰(前排右五)和《《商业时报》总编辑陈慧芬(前排右一)合影。颁奖典礼由《商业时报》和大华银行联合举办,于9月26日举行。(商业时报)

共八家企业机构和三人获奖,包括城市发展(City Developments)、吉宝有限公司(Keppel Ltd)和圣淘沙发展局(Sentosa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商业时报》总编辑陈慧芬说:“今年各个行业参与奖项提名的数量增加了20%。获奖者展现了显著的影响力、贯彻始终的目标,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使他们脱颖而出。”

她补充,即使是未获奖的企业和个人,他们许多也在推展令人钦佩的工作,“我们希望他们继续努力,有朝一日也能登上巅峰”。

今年参与提名的企业和个人来自多个行业,有房地产、酒店、城市农场、社会企业、废物管理和交通等行业。

大华银行集团首席永续发展执行官林锦辉表示,当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成员——从大型企业到中小企业——共同努力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将会得到进一步放大。

例如,大型企业实施可持续采购,可以为中小企业在建立可持续供应链知识方面提供支持。当中小企业应用所学,无论是提升能源效率、优化废物管理,还是更关怀员工,整个价值链所产生的集体影响将有助于引导实体经济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在大型企业组别中,城市发展在气候行动方面以能力建设和思想领导力独占鳌头,荣获本届“年度影响力企业奖”(Impact Enterprise of the Year)。

吉宝有限公司、圣淘沙发展局以及联合提名的华业集团(UOL)和独资子公司泛太平洋酒店集团(Pan Pacific Hotels Group),则获得大型企业组别的“影响力企业卓越奖”(Impact Enterprise Excellence Awards)。

在中小企业组别中,BlueAcres协助中度自闭症患者掌握农耕技术,让他们融入社会,同时缓解本地农场人手短缺的问题,发挥了独特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力,因而受到评判青睐,赢得“年度影响力企业奖”。

城食花园(Edible Garden City)、聚友爱(Ground-Up Initiative)和Seven Clean Seas则获得“影响力企业卓越奖”。

个人组别中,城市发展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晏洁慧是本地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锋人物,因而荣膺“年度影响力领袖奖”(Impact Leader of the Year)。

国浩房地产(GuocoLand)集团总裁郑馨尧和新捷运(SBS Transit)集团总裁沈维明则获颁“影响力领袖优秀奖”(Impact Leader Excellence Award)。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CGS)为该奖项制定评估框架。

该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教授指出,获奖者都在推动关键的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例如新加坡绿色计划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他说:“大型企业组别的许多得奖者都能够与国际业者媲美,显示新加坡在国际可持续发展舞台正在崭露头角,而中小企业尽管还无法完全与国际业者相提并论,但考虑到资源有限和仍在发展,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他指出,本届得奖者的特点在于他们都能够通过说明本身在国内或国际的贡献范围,来展示所发挥的影响力,以及突显工作的深入程度,例如每年减少了多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或让多少人受益。


更多“可持续影响力奖”得奖者的相关报道


【本文由大华银行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