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创业。不需要很多钱,不用10万元或100万元。只要有能帮助你的人脉,就能创业。”
Making Lifestyle Solutions合伙创办人之一的陈伟胜,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这么告诉记者。
他认为,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会面临挑战,但任何人都有创业的机会。只要有能够提供帮助的人脉,就可以开始创业,而不一定需要大量资金。
然而,创业过程并不顺利,尤其是在最初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时,面临着许多挑战。
创业契机源于冠病疫情
陈伟胜与另一名合伙创办人张育正受访时,谈到了首次进行网络直播推销自家产品时所面临的挑战。那时,两人讲到嘴巴都酸了,但观众却寥寥无几。尽管不习惯长时间对着镜头说话,他们仍然坚持每天进行直播。
当品牌逐渐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销量也不断攀升。他们认为,做生意首先要勇于踏出舒适区,只有通过多渠道销售才能突破销售瓶颈。
两人开始做生意的时间不长,与许多清洁用品公司一样,他们的创业契机源于冠病疫情。
张育正(40岁)是一名化学师,曾在一家化学品公司担任销售员,而他的其中一名客户是陈伟胜的父亲。冠病疫情导致张育正无法如常到海外出差,而公司当时面对冗员问题于是将他裁退。
当时陈伟胜(35岁)在父亲的清洁用品制造厂工作,而手部消毒液的市场需求因为疫情而大涨,他于是邀请张育正一起合作生产并销售手部消毒液。
张育正受访时说:“当时许多生产商都买不到消毒液原料,尤其是酒精,但不是任何酒精都适用于消毒双手。”
张育正凭着多年的业界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购得原料,然后由陈伟胜父亲的公司生产出品。
2020年,为了在网购平台销售产品,两人决定拿出多年积蓄自组新公司Making Lifestyle Solutions,并推出新品牌Hygeia。除了手部消毒液,公司也生产其他个人清洁用品如洗手液和沐浴乳。
虽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但两人为了维持低成本而没有聘请员工。从产品配方、生产装瓶、包装设计到市场行销,两人都一手包办。虽然生意不错,但创业初期并非一帆风顺。
他们以“新加坡制造”为主要卖点,可是劣质的产品包装让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来源感到怀疑。
陈伟胜说:“在我们刚推出产品时,包装看起来完全像工业化学品,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清楚该选择什么样的包装材料。此外,还有客户反馈说瓶子上的标签在接触水后会褪色。经过不断改进,我们已经更换了更高品质的标签,并设计了更具吸引力的瓶子。”
平时不习惯跟人群说话 透过镜头与陌生人交流更感别扭
新品牌初登场,最重要的是打响名声。公司资金有限,两人在网购平台做直播宣传,这对两个千禧世代来说,其实是一项苦差。张育正连续做了三天直播后就喉咙痛了。
陈伟胜说,两人平时就不习惯对着一大群人说话,要透过镜头与陌生人交流就更加别扭。
“刚开始我们准备了讲稿,但很快地在30分钟内讲完了,可是直播长达三小时,我们就要一直重复讲同样的内容。当时,观众不超过10个,后来才慢慢增多。”
长达约四年的疫情终于结束,手部消毒液的订单在政府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和戴口罩的规定后开始下滑。公司的消毒液产量也从最高的每月一公吨,跌至目前的每月100公升。
两人很快便准备推出新产品以维持经营,他们发现没有本地品牌的宠物洗发水,于是决定大量生产张育正给自己爱犬调配的洗发水。
他们到宠物美容店推销,可是这个新产品的推销难度更大,因为没有强大的需求推动,许多宠物美容店老板也不敢随意给客户的爱犬使用本地新产品。他们派发免费试用样品,并不断要求美容店提供反馈,一些美容店试用后发现效果不错,这项业务才开始有起色。
公司发展至今已开创出更多新产品,包括香氛、精油、洗碗精和洗衣剂。
他们认为,创业需要勇于尝试新事物,而对他们而言,进行网络直播就是一种个人突破。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良好的人脉网络能够使创业过程更加顺利。正是通过不断探索和建立联系,他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未来,他们希望继续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借助创新和合作,实现更大的成长与成功。这种勇敢尝试的精神,将激励他们不断前行,迎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