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政府、业界和商会工会组成的工作组,向政府提出27项建议,旨在从人力、土地和监管三方面帮助企业加强竞争力。其中包括扩大津贴范围,提高聘用管理外劳灵活度。
由贸工部和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联合设立的企业竞争力行动联盟(Alliance for Action on Business Competitiveness,简称AfA)在经过九个月的评估后,于星期五(11月1日)发布这份报告。
工作组联合主席、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在发布会上说:“政府将认真研究报告中的27项建议。”
报告建议之一:扩大非传统来源职业清单
报告中的一项建议是扩大非传统来源职业清单。企业现在可雇用来自其他特定国家的工作许可证持有者从事该清单上的工作,包括印度餐馆的厨师、客房服务员和搬运工,以及食品加工和制造业的某些工作。报告建议将名单扩大到制造业的机器操作员和工人,如金属加工机器操作员。
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说:“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并不是要求大量引进外籍工人。我们已经确定了需要熟练外籍人才的特定职业。我认为人数不会很多,也不认为吸引他们来新加坡会有问题。”
另一项建议是优化经济战略人力计划(Manpower for Strategic Economic Priorities,简称M-SEP)。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在现有配额之外,临时雇用S准证和工作准证持有者,为期两年。报告建议延长这一时限,并扩大符合资格的企业范围。
目前,超过1000家符合条件的公司中,只有63家利用了这一计划。因此,报告建议政府和商会商团加强合作,提高对这个计划的认知度,推动更多企业参与。
此外,工作组建议延长2025年6月到期的技能创前程企业补助(SkillsFuture Enterprise Credit),或重新调整,例如允许计划覆盖更广泛的开支。
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在星期五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说,我国必须定位良好,以便企业能够把握新兴机遇,并继续吸引和稳固高质量的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我国企业是无法单靠成本来竞争的。相反的,需确保继续建设一支技术熟练、具有竞争力的劳动队伍,优化土地利用,并确保高效率的亲商环境。
他强调,新加坡必须提升生产力,更新员工技能,包括帮助本地员工积累海外经验。只有确保本地和外籍人才队伍具备必要知识、人脉和经验,才能吸引企业把新加坡作为服务区域的枢纽。他说,政府将研究这些建议,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和员工。
土地方面的一项建议是将绿地工业用地(需较长建设时间的未开发区域)的租赁期限延长最多三年。刘燕玲说,延长租期后,企业可享受完整的20年或30年租期,以更好地收回投资。
监管方面,工作组呼吁政府更灵活帮助企业采用绿色解决方案,一个关键建议是简化太阳能项目的审批流程,由能源市场管理局主导,而不是向多个政府机构申请审批。
工商联合总会副主席:不是所有建议都得政策调整 商会商团也可推动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副主席李坚辉指出,并非所有27项建议都需要政策调整。“一些举措可让商会商团推动,让行业在提高新加坡竞争力方面独立发挥积极作用。”
19名成员组成的工作组进行了25场对话,上百位商界领袖、13个商会商团与17个公共部门机构参与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