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宫,市场担心或带来更多贸易战的“硝烟”,但新加坡商会及企业对接下来的业务发展表现出相对乐观情绪。

新加坡中小企业商会会长洪煜在与《联合早报》的采访中指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实施的一些贸易和关税政策对新加坡出口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其中部分政策在拜登任期内并未发生显著改变。这使得本地企业在过去八年中积极进行调整,如优化供应链、拓展海外市场合作伙伴关系等,逐步适应了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这些调整为企业对“特朗普2.0时期”的新政策做了缓冲准备。   

除了可能提高关税,特朗普也“放言”会尽快结束俄乌冲突。洪煜指出,俄乌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加快,特朗普上台后若真能落实这一承诺,无疑也将带来正面影响。

本地机器人制造商宝科数码(OTSAW)创办人林镇明在接受本报的采访时,同样表达了相对乐观的预期。  

他说:“两国双边关系一向友好。美国虽然是新加坡的主要出口国之一,但是从美国角度来讲,新加坡进口相对它整体进口的比例很小。如果对新加坡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那么对它的整体经济的贡献有限。另外,美国政府在征税时也可能会根据产品类型和用途慎重考量,我们的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医院,旨在降低医疗成本和减少劳动力依赖,对这种可以为美国市场带来实际效益的产品征税可能得不偿失。” 

延伸阅读

新美自贸协定是黄金标准 有信心能与特朗普政府继续合作
新美自贸协定是黄金标准 有信心能与特朗普政府继续合作
特朗普2.0将巩固“美国优先” 全球经济或被推入未知领域
特朗普2.0将巩固“美国优先” 全球经济或被推入未知领域

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显示,按美元计价的进口额来算,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是美国前三大产品进口国,分别占16%、15%和14%。美国在去年从新加坡进口了价值407亿1000万美元的货物,仅占总进口额的1.3%。  

另外,林镇明也透露,此前公司就已在美国波士顿设立办事处,合作伙伴也在鼓励公司直接在美国开设生产线。这些发展计划都有助于在未来抵御潜在的关税冲击和贸易政策变化。 

出口至中国市场 新加坡企业表达担忧   

机器视觉供应商今明视觉(JM Vistec)的主要出口地区依然是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国家,暂未开拓美国市场。但公司总裁吴友仁仍对特朗普重掌白宫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表达了一定的担忧。 

他指出,特朗普曾在上一任期内限制其他国家向中国提供某些技术和产品,这导致公司代理的短红外相机等高科技产品无法出口到中国。“他(下一步可能采取什么行动)有些不可预测,总是随便出招。” 

新加坡制造商总会会长陈展鹏认为,在这种不确定性下,新加坡须进一步加强与中美双方的贸易关系。通过保持中立的态度,新加坡可以在外部紧张局势下继续成为首选合作伙伴。政府和企业须优先考虑在亚洲、欧洲和新兴市场建立多样贸易关系,减少对任何单一经济体的依赖。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说:“企业必须检查自己的供应链,找出可能受到关税或保护主义措施影响的弱点,如果美国是主要市场,就考虑替代采购或将业务转回美国。它们也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美国以外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机会,并利用新加坡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来获得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