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商家在海外拓展业务的比率有所减少,但整体仍维持在七成以上。过往商家热衷投资的中国市场,排名虽然保持在前三,但占比有所下降,更多企业前往中东市场投资。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星期四(11月14日)发布的第17份常年全国商业调查(National Business Survey)显示,本地商家在海外有业务的比率从去年的76%下降至71%,占投资最多的市场仍然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
马来西亚仍然是本地商家最大的投资市场,不过占比从去年的64%,微降至63%。去年在同一项调查中排名第二大的中国,占比从50%下降至46%,而印尼今年的占比提高两个百分点,达49%,占居第二位。
调查结果也显示,56%受访商家的营收,至少四成来自海外业务。此外,有59%的商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将部分业务扩展至海外,首选的三个市场是越南(25%)、印尼(25%)和泰国(21%)。
今年的调查也发现,本地商家更多进军中东地区。在阿联酋有业务的本地商家,占比从去年的14%,提高至17%;在沙特阿拉伯投资的占比从6%增加至9%,增幅都达三个百分点。
主要业务是提供太阳能板解决方案的本地中小企业清节源(Clean Kinetics),因为这一行在本地入行门槛低而选择向海外拓展,目前中东市场的业务已占公司总业务的20%。
此外,其他在中东有业务的本地企业还包括鲜榨橙汁公司iJooz,以及今年1月底在迪拜设立办公室的联合家族理财室(multi-family office)昇世集团(Wrise)等。
昇世集团董事长陈学斌早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曾指出,“在迪拜设立家办的兴趣和趋势有所增长”。
这次的调查结果,不仅显现本地商家在中东的足迹增多,在考虑未来发展时,选择进军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企业增幅也最大。考虑到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企业,分别增长七个百分点和六个百分点,,达14%和11%。
调查访问519个商家 中小企业占逾八成
2024年全国商业调查今年8月28日至10月29日之间进行,共访问了主要领域的519个商家;其中,中小企业占87%,大型公司占13%。
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认为,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更多企业计划向外扩张,彰显了企业的韧性和国际化对发展至关重要的认知。
工商联合总会国际行动委员会主席张松声说:“在全球营商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找到能够持续提供强大价值主张的关键市场对新加坡企业至关重要。”
无论是中小企业或是大型企业都一致认为,选择海外市场的首要考量是增长潜能。对中小企业来说,市场是否已有现有客户、市场规模也是关键考虑因素。对大型企业来说,市场存在关系网是第二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