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巨头马士基(A.P. Moller - Maersk)星期四(11月28日)上午为它的双燃料甲醇动力集装箱船抵达新加坡举行庆祝活动,并举办了命名仪式。
这是马士基的第九艘甲醇动力船,名为“A.P.穆勒号”(A.P. Moller),以纪念马士基创始人A.P.穆勒(Arnold Peter Møller)。命名仪式是“A.P.穆勒号”首航从亚洲到欧洲的一部分。
淡马锡首席执行长狄澜(Dilhan Pillay)的妻子曾素珊(Chan Su Shan),是“A.P.穆勒号”的教母。
命名仪式由马士基董事会主席罗伯特·马士基·乌格拉(Robert Maersk Uggla)主持,新加坡律政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长穆仁理、淡马锡首席执行长狄澜、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总裁王金榜、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局长张英智,以及新加坡政府主要代表、马士基客户和员工出席了仪式。
穆仁理说:“我们很高兴与马士基合作,并期待进一步努力将新加坡打造为新型船用燃料的领先枢纽。”
马士基亚太区总裁白迪勒(Ditlev Blicher)指出,新加坡是马士基的东南亚及亚太总部,并且是马士基海洋网络和综合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这个仪式展示了我们致力于本区域脱碳的决心。”
2023年7月,在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支持下,马士基的“劳拉马士基号”(Laura Maersk)在新加坡进行船对船甲醇加注。这是新加坡第一次进行船对船甲醇加注,标志着双方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并支持新加坡大规模供应甲醇及成为甲醇等替代船用燃料主要采购地点的雄心。
命名仪式后 新船才算正式启用
一艘新船只有在完成命名仪式后才算正式启用,命名者通常是新船的教母,有时则是教父。
教母是受邀赞助新船的平民(非军人),通常是具有显赫地位的女性,包括皇室成员和名人。
现代的命名仪式一般包括教母往船头或船身掷瓶,通常是香槟酒瓶,以祈求航行顺利、平安无虞。
在古代,航海是一项艰苦又危险的职业。诚如卡通片上演的经典一幕:船难时水手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装入瓶子,封口后抛向大海。
“掷瓶礼”象征着告别漂流瓶命运的美好祝愿,成为西方航海传统的一部分。从华人的角度来看,仪式中香槟瓶摔得越碎越吉利,寓意新船“碎碎平安”,象征吉祥如意、顺风顺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