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的下调激发了发展商和投资者的投资兴趣,今年首11个月的大宗房地产总交易额已达到258亿元,比去年全年高出40%。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在今年1月至11月间,有277宗交易的金额都超过1000万元。所有主要房地产类型都有交易,包括零售商场、住宅、工业大楼、办公楼、酒店和综合发展项目。
与此相比,去年全年共有298宗交易,总金额为184亿元。
爱雍·乌节收购计划 今年金额最大交易
今年金额最大的交易是爱雍·乌节(ION Orchard)的收购计划。凯德综合商业信托以18亿4850万元的房地产估值,收购这座商场的50%股权。
交易额排位第二的是速美集团(Soilbuild)脱售七个房地产项目的交易。公司以16亿元把这些房地产卖给澳大利亚房地产商联实集团(Lendlease)和美国私募股权公司华平投资集团(Warburg Pincus)。
另外,旅店置业(Hotel Properties Limited)以8亿2100万元收购凯煌大酒店(Concorde Hotel)及购物中心,比要价高出100万元,成为今年来最大宗的集体出售交易。
高纬环球新加坡及东南亚研究部主管黄显洋受访时说,今年的大宗房地产交易活跃,其中约六成的交易是在今年下半年达成的。随着贷款利率走势更加明朗,投资者对收购的信心增加,尤其是住宅项目。
据他统计,今年有42%的交易是住宅项目,包括创下自2023年以来新高的汤申景花园(Thomson View)。这个项目以8亿1000万元成交,比在去年6月以8亿9000万元完成交易的春景花园(Chuan Park)略低。
黄显洋说:“发展商仍继续购买地段,但由于受之前公布的房地产降温措施影响,购地更具针对性,也更克制。”
零售和工业房地产交易显著增长,今年首11个月的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149%和174%,达到33亿元和56亿元。其中工业房地产预计会创下到五年新高,黄显洋认为,工业房地产的需求强劲,尤其是适合新经济行业的优质物流房设施和生命科学房地产。
根据高力国际(Colliers)新加坡研究主管何俐慜观察,本地的大宗房地产投资市场主要是由私人财富和主权财富基金支撑,这些买家资金雄厚,利率变动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些买家因为新加坡的发展前景良好和稳定的投资环境,而选择在这里进行长期投资。”
分析:明年大宗房地产交易额或继续增长
由于贷款利率下降以及货币市场收益率的回落,黄显洋认为,明年大宗房地产交易额可能会继续增长。至于集体出售市场,则仍面临挑战,因为买卖双方的价格预期差异较大。
“不过,集售市场也存在零星的交易活动,发展商仍在找机会收购小型或中型地段,尤其是那些整体价格较低或具有重新发展潜能的地段。”
何俐慜也同样认,利率的下调将能刺激市场,因为一些投资者或屋主可能会趁机会售屋以降低借贷成本,或调整他们的房地产组合。不过,她预计购房活动不会显著增加,除非企业或投资者为了加强财务状况而恢复融资活动。
她认为,房地产投资活动是否恢复的关键在于买卖双方是否能在价格方面达成共识,另外也要关注物价上涨和其他宏观因素带来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