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邮政(SingPost)发表了关于“伪造送货资料事件”的举报调查始末,但企业治理专家认为这起事件仍存在诸多疑点,并质疑三名前高管是否影响调查过程。

新邮政在星期天(12月29日)公布关于三名国际业务部职员的调查始末和开除三名高管的具体原因,以此回应股东和公众的疑问。

新邮政:被解雇三高管三次做出虚假陈述

公司发表文告说,被解雇的集团前总裁冯行伟、前首席财务官叶彦杉,以及国际业务部门前首席执行官俞立,自今年3月11日至4月3日之间三次做出虚假陈述,内容包括没有证据显示三名职员捏造数据以避免赔偿客户,而且修改送货资料其实是按客户要求执行。

这些陈述与集团内部审计部(Group Internal Audit)对举报信的调查结果相抵触,而且三人都没有凭证支持他们的说法。

新邮政回复《联合早报》的询问时说,叶彦杉和俞立出席了3月11日的会议,而两人和冯行伟一起出席了4月3日的会议。

延伸阅读

被解雇后 新邮政两高管发公开信抗议
被解雇后 新邮政两高管发公开信抗议
新邮政回应解雇事件:经两轮法律咨询确定三高管虚假陈述
新邮政回应解雇事件:经两轮法律咨询确定三高管虚假陈述

企业治理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麦润田博士说,公司在这两次会议对三名国际业务部职员进行问话,而若当时三名高管在场,有可能会影响调查结果。

他受访时说:“因为若这些高管在场,这三名经理应该不会说出任何会牵连上司或让他们难堪的话。”

专家:公司应更早请独立调查员负责调查

另外,负责调查工作的是新邮政的集团内部审计部,麦润田质疑审计部能否客观公正地调查,因为调查可能显示审计工作出现疏漏。他认为,公司应该更早请独立调查员负责调查。

新邮政在12月22日宣布冯行伟、叶彦杉和俞立在处理内部调查时出现严重疏失,并已解雇他们。这三名前高管随后发出公开信抗议,认为这一决定不当、不公平且没有依据。

国大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教授,也质疑三名高管在整个内部调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他受访时说:“由于双方可能展开法庭诉讼,因此公司没有公布更多关于管理层的信息是可以理解的。”

新邮政披露,三名高管声称手动修改送货状态符合业界做法。这一说法不禁让人担心,是否有其他新邮政的客户也受影响。

卢耀群认为,这可能不是单一事件,因为公司多年来在企业治理方面出现多次疏漏。他认为,董事会面对的挑战是确保这种做法没有在公司内广泛采用,更不能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新邮政:充足证据显示事件是独立个案

对此,新邮政强调,集团内部审计部有充足证据显示这起事件是独立个案,而且只有一个客户受影响。这只是三名前经理的所作所为,审计委员会也下令停止这种做法。

发言人说:“新邮政不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做法,这也不符合公司的更新送货状态标准程序。”

新邮政在星期天另外回应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SIAS)较早前针对举报信和解雇高管事件的提问。其中包括为何公司没有在今年6月最后一个星期公布的财报中披露接到举报。

对此,新邮政回应说,公司在2023/2024财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到发生的欺诈事件,就是这起举报事件。根据公司举报政策,举报事件一般上会保密,除非是在法律和条例的要求下,否则不会公开。

公司也不会公开内部调查报告结果。

证投会会长大卫·杰乐(David Gerald)认为,公司并未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到这起事件的严重性。他受访时指出,公司应该说明收到两份举报信,并提供董事会处理这些举报信的详情。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在年报里披露举报事件时应该更详尽,尤其是当董事会已经展开或在进行调查。根据新邮政在年报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内容,股东根本不可能了解事件的严重性。”

他希望新邮政重新考虑提供更多调查细节,例如集团内部审计部何时展开调查、何时委任法律顾问和鉴证公司、调查何时结束,以及在开除三名高管前进行什么纪律程序。

新邮政星期一(30日)收报0.52元,无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