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商出口欧美遇阻,改而把销售火力集中在东南亚,2024年有至少七个新的中国电动车品牌登陆新加坡。本地2024年首11个月注册的中国电动车共6498辆,远超2023年全年的1659辆。

根据陆路交通管理局的2024年1月至11月的数据,销量最好的中国电动车品牌是比亚迪,共有5068辆注册。名爵(MG)和广汽埃安(GAC Aion)分别以433辆和293辆排在第二和第三。

在2024年登场的中国电动车品牌,包括广汽埃安、小鹏汽车(Xpeng)、奇瑞汽车(Chery)的欧萌达(Omoda)、极氪(Zeekr)、赛力斯(Seres)、比亚迪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腾势(Denza),以及合众汽车(Hozon)的哪吒(Neta)。

接下来登场的预料还会有奇瑞的Jaecoo。

在新加坡买车的费用全球最高,拥车证价格近期不断上升,让许多消费者打退堂鼓。此外,本地汽车市场规模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市场来得小,车商必须在价格和品质上竞争,才能吸引已经为数不多的潜在买家。

延伸阅读

我国路上电动车激增总数破2万辆 市场受看好
我国路上电动车激增总数破2万辆 市场受看好
比亚迪首登销量榜首 新加坡电动车时代加速来临?
比亚迪首登销量榜首 新加坡电动车时代加速来临?

尽管如此,新加坡仍在短短的两年内吸引至少10个中国电动车品牌进驻,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使用电动车,而且拥有良好的充电设施。

小鹏汽车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在新加坡的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发言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气候、出行方式,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的认知,都非常适合新能源的推广。新加坡与香港类似,新能源的渗透率实际上已达到70%至80%的水平。”

Vincar发展与新业务董事陈钲综也有相同看法。虽然本地汽车价格不菲,但新加坡的人均收入高,仍有许多人买得起电动车。他预计,电动车价格会继续下滑,到时会有更多人负担得起。

各大中国电动车品牌齐聚狮城 销售焦点是东南亚

各大中国电动车品牌齐聚小小的狮城,实际上这些厂商的销售焦点是整个东南亚。欧盟对中国汽车公司在欧洲征收最高45.3%的关税,美国则征收100%的关税。

相对来说,东南亚的进口门槛较低,以新加坡为例,进口汽车需要缴交相当于抵岸价20%的国产税。

小鹏汽车发言人说,东南亚是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加速出口海外的布局中,公司与东南亚的经销商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高级讲师蔡道铝博士分析,东南亚是中国汽车厂商的主要市场,也是价值链的必要环节。“这个地区肯定会大量使用电动车,许多区内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拥有生产电池的庞大天然资源。所以东南亚不仅是电动车的消费市场,也是电动车价值链的重要部分。”

晨星研究高级研究股票分析员孙飞和亚洲股票研究总监陈丽子受访时指出,东南亚人口多达7亿,市场规模庞大,而且拥车人数不多,电动车渗透率也很低,所以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来说具有巨大增长潜能。此外,东南亚获得当地政府保护的汽车制造商很少,外企进入市场的挑战较欧美市场小。

不过,这不代表东南亚就能取代欧美市场。“欧美消费者的购买力较高,而且欧美是中国以外的最大汽车市场。有鉴于此,虽然东南亚靠近中国主场,当地政府也欢迎外企,但它不能取代作为中国以外第二和第三大市场的欧洲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