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新加坡(PwC Singapore)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呼吁政府在四个关键领域为商界提供支持,包括打造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通过企业推动劳动力转型、加强商业生态系统以提升竞争力,以及增强企业在社会契约中的贡献。

这两家机构联合对2025年财政预算案提出17项建议,重点聚焦于帮助企业扩大规模,以及促进劳动力转型。

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新加坡本地企业面临全球竞争压力,因此必须提升能力并扩大规模以应对挑战。

工商总会与普华永道指出,企业无须单靠己力实现增长,并购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小型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面临困难,因此建议政府与商会合作,在商会与商团(TAC)成立专门的交易咨询中心。

除了建议政府制定一个法律框架来促进跨境并购之外,为了鼓励企业更大胆地探讨其他增长策略,如并购,它们也认为应该给予中小企业津贴,以抵消并购前后的咨询和融合费用。

延伸阅读

行业人士:预算案应聚焦中小企发展 扩大在职培训援助等
行业人士:预算案应聚焦中小企发展 扩大在职培训援助等
安永建议预算案改良税收制度 加强对中低收入工作者支持
安永建议预算案改良税收制度 加强对中低收入工作者支持

此外,两家机构也建议,将现行市场进入协助计划(Market Readiness Assistance,简称MRA)的津贴,从50%调高至70%,并延长增强版10万元最高津贴限额多两年(原本今年3月31日到期)。

政府应与商会商团合作 助本地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工商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星期四(1月16日)在预算案建议书媒体说明会上说,中小型企业出海不仅是需要财务上的支持,还需要在建立联系网络、寻找潜在客户等方面得到帮助。因此,他建议政府与商会商团合作,在具有潜能的新兴市场,如印度和中东等地,开设新的新加坡企业中心(Singapore Enterprise Centre,简称SEC),以帮助本地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在加强劳动力转型方面,普华永道新加坡主席兼所长林福春指出,对展开人力转型计划的企业,政府可以推出企业与劳动力转型津贴(Enterprise and Workforce Transformation Grant,简称EWTG)提供最多10万元的津贴。

他还建议政府制定框架,鼓励实施部分工作制,以便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士,包括年长者,可以为多家企业服务。同时,建议制定一个撮合供需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更有效地管理部分工作安排,降低成本。

针对高成本、需求不确定和高租金支出的困扰,建议政府为符合资格的非住宅房地产,提供一次过最多50%的税务回扣。

此外,为缓和工作重新设计和技能再培训方面的成本压力,也建议延长渐进式加薪补贴计划、推迟一年提高外劳税,并为企业提供一次性的公司税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