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居民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在去年12月保持在3.8%,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稳定。经济师认为,尽管成本影响下,物价仍有上涨,但得益于本地经济的发展势头以及政府有效抑制实际通胀水平,居民的通胀预期趋于稳定。

星展集团与新加坡管理大学沈基文金融经济学研究所(SKBI),星期二(1月21日)联合发布的新加坡通胀预测指数(SInDEx)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人对未来一年整体通胀的预期与去年9月持平,维持在3.8%。

这项调查访问约500人,以反映本地家庭对未来一年整体通胀率的预测。

调查显示,2023年6月以来,本地居民的通胀预期呈现下降趋势,自2024年6月的调查后,保持不变。不过,目前数据仍略高于指数推出以来,第四季度平均值的3.3%。

具体而言,本地居民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食品 、交通、医疗保健、教育、家庭耐用品和服务等分项的通胀预期保持稳定,但对住房与公用事业、个人护理商品与服务,以及通讯的通胀预期有小幅上升。

延伸阅读

报告:本地居民对通胀预期 呈现不均衡下降且产生分歧
报告:本地居民对通胀预期 呈现不均衡下降且产生分歧
全球经济增长逆风 本地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放缓
全球经济增长逆风 本地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放缓

更多受访者认为 通胀水平一年内下降

与去年9月相比,更多受访者(47.3%)认为通胀水平一年内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增长放缓(38%),其次是央行维持高利率(30.2%),供应链中断问题的解决被15.7%的受访者列为次要原因。更少受访者(43.2%)预计通胀将上升。

受访者也认为,全球不确定性会对新加坡经济带来轻微的负面影响,并预计个人总开支在未来一年会略有增加。报告指出,受访者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但也对紧缩货币政策能抑制通胀持谨慎乐观态度。

新元名义有效汇率稳定 缓解进口通胀压力

星展集团研究部的首席经济学家贝格(Taimur Baig)博士说,经历数年的高通胀后,新加坡在2024年下半年物价显著缓解。尽管近几个月美元大幅升值,对新加坡通胀造成一定压力,但新元兑一篮子货币,即名义有效汇率(S$NEER)的稳定性,缓解进口商品价格压力。

贝格博士对《联合早报》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通过汇率政策精妙地平衡通胀压力,而且新加坡经济去年表现出强劲增长,制造业、出口和本地服务业均表现良好,“这些发展趋势有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并稳定通胀预期”。

中国银河证券新加坡经济顾问宋生文受访时指出,通胀预期是由人们日常消费中的实际感受塑造的。“虽然受全球不稳定环境和成本上升的推动价格仍可能上涨,但本地居民普遍感觉到价格上涨的速度已经放缓。”

他指出,价格的快速回落,也让人们形成一种价格可能会继续大幅上涨的心理预期,当大家发现实际并未达到预期时,反而会感到某种程度的安心。此外,新加坡政府采取的削减生活成本的补助和措施,也增强居民对未来的信心,缓解对更高通胀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