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安国家正积极探索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跨越式增长。人工智能具有巨大潜力,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团结合作,充分发掘这项科技的潜力。然而,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
我国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星期二(1月21日)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一场讨论时,针对亚洲国家有没有可能从新科技的快速追随者(fast follower)成为全球领先者的提问,提出这看法。
颜金勇指出,希望借助人工智能(AI)找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不只是在亚洲。
他说:“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大家都在竞争,但我希望这是一场正面的竞争,通过合作与协作,共同分享我们的经验和知识,这样才能以包容的方式,一起进步。”
人工智能潜力无穷,颜金勇说,如果各国各自为政,发展速度会慢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在亚细安内部,我们非常积极地一起合作发展数码化,和探索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
至于亚洲国家有没有可能在这方面从跟随者变成领先者,颜金勇认为,这取决于亚洲可以多快迎向这项科技,以及能否很好地过渡到人工智能时代。
颜金勇提醒,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冲击不容轻忽。“它可能取代许多员工和工作岗位,甚至是企业。因此,我们须很好地管理这个过渡的过程,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提升,让他们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受益。”
他也向在场者强调,新加坡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采取灵活但不失严谨的监管措施,而不是外界以为的放任不管。“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当详尽的行为准则,规定大家应该如何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
颜金勇指出,新加坡与许多国家合作制定了这套行为和指导准则。“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了解这项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沙盒’的概念,允许新的应用和新的技术进行试验,在监管方面则采取相对宽松的立场,因为在技术发展成熟之前,没有人知道该如何确切监管。”
推动智能工厂转型应由企业主导
颜金勇星期三(22日)出席了一场探讨智能工厂发展的讨论会,并在会上强调企业推动智能化的重要。
他说,在打造智能工厂方面,政府政策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政策符合企业的利益。
“推动智能工厂转型以及采纳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实际上是由企业来主导。为了实现目标,政府会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必要措施,但企业必须在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
颜金勇也说,不论公司规模大小,新加坡政府通过奖励措施帮助个别公司投资于自动化、商业转型和人工智能。政府意识到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足够资源,因此与个别行业的商界领袖合作,为制造业设立卓越中心,让规模较小的公司以共享模式接触这些设施,掌握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