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私人业界的营商环境上个月恶化,产出和新订单数量下跌、企业减少人员配置需求、业者的商业信心也下降。
标普全球(S&P Global)星期三(2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采购经理指数(PMI)跌破50的荣枯线,经季节调整后,1月份的指数从去年12月的51.5,下跌至49.9,显示商业环境近两年来首次恶化。
PMI在50以上意味着商业活动处于扩张区域,50以下则反映萎缩。
报告:本地冠病病例增 导致1月份表现疲弱
报告说,本地冠病病例增加是1月份疲弱表现的原因,对新业务和公司运营有负面影响。新业务增长两年来首次减少,但由于潜在需求坚韧,抵消了冠病病例增加的影响,因此跌幅不显著。
因为新订单减少,商业活动也同步减少,本地私人领域的商业活动终结了连续两年的扩张态势。
报告的数据显示,批发与零售、金融与保险,以及建筑领域的商业活动减少。相反地,制造业、消费者服务、交通、信息与通讯、房地产与商业服务领域的商业活动则有所增加。
采购活动有所减少,这是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这种情况。反过来看,这也使库存量出现下降,而且速度之快是2022年12月以来最迅猛。
此外,新加坡企业对冠病疫情扩散造成的未来商业活动影响表示关注,企业的乐观程度下跌至近两年来的新低。不过,在需求情况会改善的预期下,商家对于今年增加产出仍有信心。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经济总监哈克(Andrew Harker)说:“这些影响希望是暂时性的。一旦病毒受控,潜在需求应该足以促使现状在未来几个月出现反弹。”
标普全球的报告也指出,企业整体的投入成本在1月份激增,成本压力主要来自较高的船运与运输费用,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报告指出,1月的劳动人口的薪金增长缓和,但增长速度比去年12月来得快。
经济活动放缓不是新加坡独有,标普全球星期二发布的1月亚细安采购经理指数下降0.3至50.4,仅挨着扩张区间边缘,也为近一年来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