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种族与文化的新加坡或许是世界上节日最为密集的国度。各式各样的节庆贯穿全年,热闹非凡的同时也推高消费。民调机构YouGov的调查曾显示,仅在圣诞节,就有三分之一的国人预计花费100元至500元不等。
与此同时,佳节送礼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传统与创意的结合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火花。装饰品公司The Jomu Co创办人洪诗敏(29岁)便瞄准这一商机,用心设计和制作独一无二的定制装饰品,将个人风格注入到每一件作品中,为客户的家居和人生节点增添特别的意义。
社媒视频带来灵感 国大毕业生毅然创业
洪诗敏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经济学学位。然而,在大学期间偶然间看到的一段社媒视频让她的创业梦想悄然萌芽。她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我偶然在Instagram上看到关于凹凸压印(Embossing)的视频介绍,可以把名字或图案永久地印在物品上。看完后我很感兴趣,立刻去研究相关材料,尝试做了一些。”
洪诗敏说,她起初只是想赚点零花钱,因此在二手交易平台旋转拍卖(Carousell)上卖一些个性化杯子和杯垫。“没想到这些小商品受到了热烈欢迎,渐渐地我看到了市场潜力。”
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在毕业后,洪诗敏决定将兴趣变为事业。她坦言,自己的职业抱负在支付行业,曾经有志于进入跨国企业工作。不过,几次面试的失利让她意识到,人生或许还有其他的赛道。
她的父母起初并不支持她的选择,觉得学经济的毕业生理应进入金融行业,追求一份更稳定、收入更高的工作。洪诗敏接受访问时笑称,创业初期父母常常问她一句经典的话:“你要找工作了没有?”她还补充道:“我母亲甚至直截了当地对我说,我自己创业,以后没有公积金该怎么办。”
然而,洪诗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她的热情、专注和独特创意让生意步入正轨,也逐渐获得了家人的支持。“如今,我的妈妈已不再唠叨我创业的选择。相反,她时常在订单多的时候问我,是否需要帮忙制作和送货。”
疫情打击转换业务 农历新年买气最旺
洪诗敏创业之初主要针对企业客户市场,为他们定做个性化的马克杯和随行杯(Tumbler)。不过,受到疫情打击,企业市场大不如前,这让她把重心转移到家居客户上。
如今,The Jomu Co的主要业务是制作个性化的装饰标牌和纪念品,包括住家单位门牌、婚礼装饰牌,以及节日庆典标志等。洪诗敏说,她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留念”,因为它们能记录和纪念人生的重要时刻。她说:“乔迁新居的家庭会订购刻有自家姓氏的门牌,而新婚夫妻则需要专属的婚礼标识。”
此外,农历新年、哈芝节和圣诞节等期间的装饰也是她的重要市场。洪诗敏观察到,新加坡人在各个节日的送礼习惯有所不同。她说:“圣诞节期间有更多企业订单,而家居饰品在农历新年的销售额则最好。”
细心耕耘品牌设计 独特审美吸引客户
跨境电商近年来崛起,新加坡人更容易在淘宝等平台上购买价格低廉的装饰品。洪诗敏认为,她的产品虽然价格更高,但客户看重设计的美感和品牌的独特性。“客户告诉我,他们被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独特美感吸引,这种人性化的触感和品牌的温度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耕耘装饰品市场多年,洪诗敏已经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她回忆道:“有一名中年妇女每到节日的时候都会前来订货。粗略计算,她已经在我的装饰品上花了逾千元。我想,她一定是个非常热爱庆祝和装饰的人。”
在制作流程上,洪诗敏负责所有设计工作,并将设计图交由生产公司进行加工,如木材和亚克力的激光切割。“我会对成品进行最后的修饰,再寄给客户。”天生是左撇子的她笑称:“一开始用英文书法设计的时候,我总觉得很怪异。因为我书写的方向和常人是相反的!不过,正如大家所说,左撇子通常有更多的创意灵感。这大概就是我坚持到现在的原因吧。”
展望未来,洪诗敏已经开始着手拓展产品主题,希望为更多不同阶段的家庭设计相关的装饰品。此外,她也计划进入高端市场,为有地住宅设计定制的不锈钢标牌。“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更多的安装和制作技术,但我相信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洪诗敏来说,她的工作不仅仅是制作标牌,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当客户收到一个刻有自己名字或特别设计的装饰品时,那种喜悦是无与伦比的。”
善用社媒推广业务的她也说:“我的事业中最有意义的一点,就是在这过程中建立起的关系和友谊。一个人经营生意有时确实会感到孤单,但通过社交媒体,我能结识更多人并建立友谊。”
三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