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安挂牌公司的企业诚信披露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其中,新加坡企业表现虽与区域平均水平大致持平,但仍有提升空间。这突显了企业需要加强治理和商业诚信披露,以维护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CGS)星期一(2月10日)发布最新的《2024年亚细安企业诚信披露报告》(Corporate Disclosure on Business Integrity in ASEAN 2024)显示,亚细安的250家受评估企业平均披露得分从2022年的69%,在2024年下降至64%。
新加坡挂牌公司整体得分从2022年的69%,下降至2024年的63%,比整体区域水平略低1个百分点。
泰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平均得分达80%,其次是马来西亚(75%)和新加坡。菲律宾的得分下降幅度最大,从2022年的66%下降11个百分点至2024年的55%。印度尼西亚则有所改善,平均得分从2022年的44%上升至2024年的48%。
这项两年一度的研究共分析亚细安五国的250家挂牌公司,即从每个国家各选出市值最大的50家挂牌公司为调查对象,了解它们就反贪举措的对外披露程度。
我国企业领导层支持反贪措施披露得分较低
在报告中,新加坡已连续三度落后于泰国和马来西亚。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教授指出,亚细安各国的企业诚信披露水平下降是一个警示,因为“贪污会侵蚀信任,扼杀经济增长,加深不平等”。
他说:“随着投资者越来越优先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公司必须加强治理信息披露,以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这不仅是一个合规问题,也是企业的一项核心业务战略。”
根据报告,新加坡企业在遵守相关法律和保护举报人免受报复方面表现出色,得分均100%,但在领导层支持反贪措施以及反贪措施审查和结果披露方面得分较低,分别下降34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拖累了新加坡企业诚信披露的表现。
报告说, 新加坡企业诚信披露水平下跌,部分是由于信息披露从公司的公共网站转移到内联网(intranet),只有相关利益方如员工、供应商、代理商和代表才能浏览。“基于保密原因而实施内部化政策,无形中影响了信息披露的绩效。”
展望企业诚信披露的未来方向,报告建议企业加强对反贪的外部承诺,包括与第三方和代理商的商业诚信披露, 将反贪纳入供应商和代理商的尽职调查中,并定期监测相关方面的合规情况。
报告也建议企业应确保举报人机制能进行双向沟通,并及时反馈调查结果。卢耀群说:“通过明确而有力地实施和宣传反贪措施,公司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营造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商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