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显示,83%的新加坡企业已申请或希望申请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的计划,比2023年高出五个百分点。其余17%尚未申请任何计划且无意申请。
在未申请的企业中,41%表示不确定哪些举措适用于自身,30%认为申请过程耗时,23%认为业务无需这些计划,18%的企业不清楚如何获取相关信息,16%对这些计划的益处缺乏认知。这些因素都阻碍企业申请相关计划。
这项调查由大华银行基于新加坡企业2024年全年的运营经验展开,覆盖各主要行业900家企业。调查结果于星期五(2月14日)在大华银行的2025年商业前景调查报告中发布。
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企业最熟悉的计划是技能创前程企业补助(SkillsFuture Enterprise Credit),了解这项计划的企业占比达29%,但低于2023年的38%。此外,21%企业了解渐进式加薪补贴计划(Progressive Wage Credit Scheme)。对于预算案中其他计划,了解的企业均不超过两成。
在2024年预算案所有计划中,最多企业已申请或打算申请的同样是技能创前程企业补助(14%)。紧随其后的是生产力提升计划(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11%企业已申请或打算申请。
更多企业希望获得支持应对通胀
展望2025年财政预算案,50%的企业希望获得支持,以应对通货膨胀,这比2023年的调查上升五个百分点。
此外,希望获得数码科技采用相关补贴的企业,从2023年的39%上升至46%,期待永续发展相关激励措施的企业比率从29%升至41%。企业还希望政府增加技能创前程补贴(42%),以及促进出口机会(25%)。
通过今年的预算案计划,企业最渴望达到的目的是帮助管理成本(45%)、提升生产力(38%)、提高现金流(33%)、提升客户需求或收入(31%),以及留住员工(30%)。
中型企业乐观程度最高
报告还显示,新加坡企业整体商业情绪上升,82%的企业对商业前景感到非常乐观或较为乐观,高于2023年的75%和2022年的78%。
其中,中型企业的乐观程度最高,87%的企业看好商业前景,高于小型企业(77%)和大型企业(75%)。
通胀仍是企业面临首要宏观经济挑战,31%企业称受到影响,但这一比率低于2023年的37%。此外,高运营成本(30%)和高人力成本(29%)同样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与2023年水平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