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二(2月18日)发表2025财政年预算案声明。他形容这份主题为“齐心前进,迈向未来”的预算案面向所有新加坡人,并让全民共同参与,通过推进“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计划,打造一个更坚实团结的社会。

政府收入怎样构成?支出又如何分配?《联合早报》用五张图表带你了解预算案的收支情况。

我国2025财政年预计取得约68亿元盈余,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

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七次取得盈余,三次录得赤字。最大的赤字出现在2020年,即冠病疫情暴发那年,赤字达516亿元。

净投资回报贡献继续增长 转移支付低于去年

我国政府的收入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总经常收入以及净投资回报贡献(NIRC)。前者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及收费,而后者来源于我国国家储备金的投资回报。

延伸阅读

【预算案】公民家庭可再获800元邻里购物券
【预算案】公民家庭可再获800元邻里购物券
黄循财:建国60年国人共同耕耘 共享成果
黄循财:建国60年国人共同耕耘 共享成果

在2025财政年,政府总经常收入预计达1227.8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1%,比经修订的上个财年的总收入多出61.6亿元。

此外,净投资回报贡献为271.4亿元,占收入的18.1%,较上一财政年取得 12.9%的增长。

开支则大致分为政府部门开支以及包括填补在内的转移支付。社理会邻里购物券(CDC Vouchers)以及今年预算案中的SG60邻里购物券的相关开支就来自后者。

其中,2025财政年政府部门开支预计达1238亿元,比经修订的2024年总开支1129亿元,高出约109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2%。

包括填补在内的转移支付则为233.8亿元,占支出的15.9%。虽然增发了邻里购物券,但这一数字依然比去年的251.2亿元和18.2%来得低,主要是因为包括公司税回扣、水电费回扣,以及教育储蓄填补等计划在内的其他转移支付减少近70%或16亿元。

政府收入连涨五年 碳税今年大涨17%

政府总经常收入连续第五年增加。财政部说,今年的增幅来源于更高的公司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以及其他税收和收费的更高收入。

其中,得益于更强的经济表现,2025财年的公司税预计将上涨18亿元或5.8%。国人薪水的上涨也将带动个人所得税上涨13亿元或6.7%。当局预期本地消费活动将更旺盛,推动消费税上涨11亿元或5.5%。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为加速减排,从2024年起分阶段大幅上调碳税。这推动关税、国产税及碳税(Customs, Excise and Carbon Taxes)类别收入大涨17.1%,涨幅在所有税收类别中最高。

社会发展继续占近半支出 安全和外交涨幅最大

政府部门支出在过去五年都增加。从增幅来看则是连续第三年走高,今年增幅达到9.6%。

支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安全和外交。此外也包括政府部门的行政费用。

与往年类似,社会发展继续是今年支出中的大头,占49.5%。经济发展以及安全和外交分别占19.8%和26.9%。

如果从涨幅来看,安全和外交支出在2025财政年上涨11%,涨幅是三大类别中最高,也是这类别近四年来最高。

卫生部预算增幅最大 总理公署开支将近翻倍

按部门开支来看,国防部和卫生部继续是开支最大的两大部门,分别达234亿元和209亿元。

若按金额来看,卫生部也是2025财政年预算增幅最大的部门,较上一财政年多30亿元或16.3%。当局说,这主要由于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助增加、乐龄SG计划(Age Well SG)的实施、新建和扩建医疗机构带来的更高运营成本,以及大型医疗设施的建设。

按百分比来看,总理公署是增幅最大的部门,开支较上一财政年多6亿元或84.7%。这主要由于金管局向亚洲转型融资伙伴关系(Financing Asia’s Transition Partnership,简称FAST-P)这一净零转型计划提供首批资金,电脑系统的开支和总统府(Istana)的修复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