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银行股和大企业业绩表现良好,加上区域市场整体情绪乐观,带动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连续三天创新高。受访分析师认为,海指近期屡创新高,反映企业盈利增长强劲,短期内可能上探4000点的高峰。

然而,分析师也提醒,全球局势仍充满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风险,投资者应留意这些潜在风险。

海指本周以来表现强劲,在星期一(2月17日)突破3900点大关,上涨0.71%至3904.85点,创下历史新高,海指星期二(18日)延续上涨势头,涨至3925.56点,再创新高。

星期三(19日),它连续三天保持涨势,收报3934.04,三度创下新高。

华侨投资研究公司总经理李彩莲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目前亚洲整体股市情绪乐观。像香港恒生指数在深度求索(DeepSeek)引爆的抢购潮推动下,年初以来上涨14.5%。本地海指今年迄今也涨约3.6%。

延伸阅读

海指连续两天刷新高点 星期二收报3925.56点
海指连续两天刷新高点 星期二收报3925.56点
海指创历史收盘新高 银行股支撑上升势头
海指创历史收盘新高 银行股支撑上升势头

她指出,截至2月18日,海指成份股今年涨幅最大的依次为海庭(Seatrium,23.7%)、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9.7%)、新电信(Singtel,8.1%)、华侨银行(OCBC,6.4%),以及大华银行(UOB,6.4%)等。

她说:“从上述上涨的海指成份股可以看出,它包含防御性股票和银行股。由于银行股的海指占比很大,因此银行股上涨对海指有利。”

星展集团和大华银行已陆续发布业绩,前者去年全年净利增11%至114亿元的新高;后者去年全年净利也创纪录,增长约6%至60亿4500万元

海指上扬由银行和电信股推动

马来亚银行证券公司研究主管迪兰(Thilan Wickramasinghe)说,海指近期上扬,主要是由银行和电信股所推动,这两个行业的企业业绩都优于预期。

中国银河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新加坡)林秀琪认为,强劲的资本回报,如银行宣布的特别股息和股票回购计划,帮助海指近期有优异表现。

星展集团上周发布业绩时宣布,计划2025财年每一季派发每股15分的资本回报股息。大华集团星期三发布业绩时则宣布推出30亿元的配套,在未来三年将盈余资本回馈股东。

另一方面,大市值企业如新电信和新加坡交易所业绩表现也出色。

在特殊收益的带动下,新电信第三季净利同比大增183.4%至13亿1900万元。至于新交所,它的2025财年上半年净利达3亿4000万元,同比增20.7%,表现超乎分析师的预测。

随着海指屡创新高,不少投资者期待海指攀向4000点的另一个高峰。

对此,辉立证券研究投资分析师胡宇轩认为,按海指当前强劲势头,它有可能在2月底达到4000点。这也是海指的重要阻力点。

FSMOne新加坡研究及投资组合管理部研究分析员陈秋伊持较谨慎看法,认为海指虽势头强劲,但要在短期内突破4000点大关,还需要有许多上涨催化剂,包括这波涨势是否会从银行股,扩大到工业股和科技股等其他行业。

关注地缘政治和中美贸易关系

她提醒投资者关注外部局势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地缘政治和中美贸易关系。

新加坡兴业银行股票研究主管瑟卡(Shekhar Jaiswal)认为,新加坡经济今年预计放缓,这可能对公司盈利和投资者情绪产生影响。

“另外,全球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货币政策的预期变化,或将影响利率和资本流动,造成资本外流或市场波动加剧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