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重拾动能之际,1月的银行贷款总额也应声同比走高5.29%至8362亿8120万元,创两年多以来的最大增幅。环比而言,银行贷款微增0.16%,增幅低于之前一个月的1.90%。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五(2月28日)公布的贷款数据显示,1月的商业贷款同比增长6.31%至5119亿6340万元,是2022年8月以来的最高增幅。
当中建筑业贷款同比走高4.82%,报1762亿2720万元,这是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增幅。
消费者贷款则在1月上升3.71%至3243亿1780万元。其中,房屋与过渡性贷款同比增2.88%,报2322亿4660万元;汽车与信用卡贷款个别走高8.15%和10.05%。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今年1月的银行贷款增长亮眼,归功于新加坡经济重拾动能,“去年下半年开始,新加坡经济开始有所改善,进而推动了今年1月贷款额增长。”
东方汇理财富管理亚洲首席策略师陈达德受访时也说,除了经济增长稳健,去年全球利率走低也是银行贷款额走高的催化剂。
去年,美国联邦储备局一共降息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FFR)降至4.25%至4.50%之间。
同时,陈达德也认为,最新贷款数据反映出新加坡经济依旧强劲,尤其是贸易、金融与制造业。
美联储按兵不动难刺激贷款增长
展望未来,银行贷款额能否持续强劲增长?林秀心认为,这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新加坡经济,“外部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向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进而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通胀、利率环境带来影响”。
她同时指出,目前美联储也正处于观望状态,评估特朗普政策会否大幅推高通膨。
陈达德同样担忧,特朗普持续推动反贸易政策,会对贷款额、特定依赖进出口的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谈及美联储态度,他说:“若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难以刺激贷款额增长。” 尽管如此,他仍预测今年会进一步降息两次,各25个基点,这将为新加坡银行贷款增长带来支撑。
至于国内利率水平,林秀心说,眼见金管局已在今年1月,适度降低新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斜率,这可能意味着本地利率的下行空间颇为有限。
柔新经济特区的诞生,能否作为贷款增长的催化剂?林秀心认为,这有待观察,具体效果取决于当地商业活动的实际活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