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订单与新出口、工厂产出、采购活动,以及就业等指标一同放缓,今年2月新加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上一个月下滑0.2点,报50.7,反映制造业扩张速度正放慢脚步。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星期一(3月3日)发布报告指出,尽管2月份新加坡制造业PMI放缓,但这已是国内制造业,连续第18个月扩张,即处于50的枯荣线上。

PMI在50以上,意味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50以下则等于陷入萎缩。

SIPMM执行董事傅豪在报告中说:“自2023年8月以来,整体制造业持续迎来扩张。然而,近期数据显示增长放缓,难免引发市场担忧。”

傅豪继续指出,受地缘政治冲突、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影响,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可能伴随供应链中断的高昂代价。

延伸阅读

我国1月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5.29% 创逾两年最大涨幅
我国1月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5.29% 创逾两年最大涨幅
AMRO:亚细安加三今年经济增长降低至4.2%
AMRO:亚细安加三今年经济增长降低至4.2%

此外,成品、进口、未完成订单指数,也录得较缓慢的扩张;投入价格指数则在连续八个月扩张后,转向收缩。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指出,新订单、出口指数降至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反映外部需求趋弱。尽管如此,供应商交货指数从49.9升至50.2,显示供应链也不若市场担忧般脆弱。

电子业持续第16个月扩张

另一方面,新加坡电子业PMI,在2月份下降0.1点至51,同样反映出扩张速度放缓。此现象归咎于电子业新订单与出口、采购活动、就业等指标增长速度趋缓。尽管如此,电子业仍持续16个月迎来扩张。

同时,电子业投入价格、未完成订单、业务前景指数的扩张速度,亦有所放缓;电子业进口和成品指数的扩张速度则加快。“整体而言,电子业前景依然乐观,业务前景指数已连续第19个月扩张。”

谈及美国加征关税对供应链,特别是半导体领域的影响时,林秀心认为,这仍需要在未来数个月进行观察。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则指出,多数PMI相关指标放缓,显示新加坡制造业存在隐患,“今年1月放缓或许能归咎于农历新年,但2月进一步降温,则反映出制造商正对全球环境的愈发不稳感到担忧。”

2月份亚细安制造业PMI走高至51.5

至于整个亚细安,2月制造业PMI走高至51.5,高于1月的50.4之余,也写下近七个月新高纪录。

标普全球(S&P Global)星期一发布亚细安PMI报告时说:“去年9月至今年1月期间,亚细安制造业活动皆处于温和增长,而今年2月却明显改善,无论是产出还是新订单,都显著上升。

“众企业增加了采购活动与就业水平,且到了2月,两者的增长速度更是加快了脚步。此外,企业对未来的整体信心指数,升高至近22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困扰企业的成本问题,仍处于受控范围内。标普全区指出,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整体上与1月持平,同时产出价格的通胀率,也仅温和上涨,“种种通胀指标仍低于长期平均值。”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师贝卢兹(Maryam Baluch)说:“令人鼓舞的是,尽管近期亚细安制造业活动回暖,但通胀压力依然受控,整体处于历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