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传统的宠物美容和宠物零食等消费已经难以满足“它经济”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宠物服务行业目前正不断涌现出更多具有“拟人化”特点的新兴产业链。近两年,作为宠物经济中的新兴领域,宠物摄影引起了越来越多摄影师和宠物主人的关注。
本地宠物摄影公司Le Petite Pet Photography创始人陈伟民(47岁)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他已从事摄影行业近25年,此前主要服务方向是婚礼摄影,2018年时才将业务线拓展至宠物摄影。
他透露,从事宠物摄影的契机源于一次朋友找他帮忙为爱犬拍摄照片。这组照片被发布到社交媒体后,迅速引来不少流量和关注,不少养宠人纷纷向他咨询。意识到其中的商机后,他决定将宠物摄影作为新的业务方向,并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研究适合宠物的拍摄技巧和方法,以满足宠物主人的需求。
老客户介绍新客户 无需依赖大量广告投入
宠物摄影虽然仅兴起短短几年时间,但市场竞争已初现激烈局面,越来越多摄影师涌入这一领域。陈伟民认为,想要做好这一行,最重要的是自己真的喜欢宠物,并对宠物行为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拍摄过程中与宠物迅速建立信任,更好地顺利引导它们展现最佳状态,并捕捉宠物与主人的互动瞬间。
他说:“我养过三只狗,第一只黄金猎犬在2004年左右来到我身边,现在这只也是我亲自去国外买回来的。只有真正懂得宠物的人,才能拍出打动人心的照片,而这正是客户选择我们的原因。”
延伸阅读
与婚礼摄影相比,宠物摄影的利润主要靠订单量来支撑。陈伟民表示,目前Le Petite的客源多是老客户介绍来的新客户,这种模式让他无需依赖大量的广告投入,也能稳定吸引新的顾客群体,形成以口碑驱动的良性循环。
他说:“我们主要依靠口碑相传,仅仅在谷歌上面有少量广告投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的每一个粉丝也都是真实积累下来的,绝对不会去购买‘假粉丝’。”
在访问中,陈伟民回忆起几次特别难忘的拍摄经历:有些客户第一次带着爱犬找他拍照时还单身未婚,而后在自己的人生每个重要阶段——结婚、怀孕、生子——都会再次找到陈伟民拍照,让爱犬成为他们家庭的一部分,定格下每个珍贵瞬间和新的生活篇章。也有些宠物已经步入生命的最后阶段,陈伟民用镜头为它们捕捉到了最后的温情时刻。
陈伟民表示,对他来说,拍摄这些照片不仅是一次职业工作,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责任。
有人曾说,毁掉兴趣爱好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它们变成谋生的手段。毕竟,当一件事作为爱好时,它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但一旦变成工作,就不仅要考虑受众的需求,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完成与收入挂钩的目标。到那时,原本纯粹的热情可能会受到现实压力的压迫,创作的自由也会被规则和商业化的框架所限制。
陈伟民认为,要避免兴趣被工作压垮的关键,是找到一个收入的平衡点。也就是说,既要让这个兴趣能够带来收入,又要避免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工作循环中,过度消耗精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工作的热情和创作的自由感,而不至于被现实的压力所压制。
此外,陈伟民也建议,如果其他摄影爱好者也想就此创业,不妨先从外景拍摄开始,因为这不需要太复杂的设备和投资。积累更多拍摄经验的同时也积累客源,在拥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过渡到开设专业摄影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