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地区,美国最有可能对印度、越南和泰国实行对等关税。如果按产业区分,亚太地区的电子、汽车、食品和纺织品最有可能受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月13日签署“公平与对等计划”备忘录,正式公布要向每一个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计划最快在4月初实行。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的一份报告说,如果实施对等关税,将削弱亚太地区产品的出口需求。
穆迪指出,特朗普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实施对等关税。一是国家层面的,即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多少平均关税,美国也实施相同的税率。其次是产品层面的,也就是针对贸易伙伴的不同商品征收对等关税。
穆迪说:“亚太地区多个经济体持续对美国有贸易顺差,或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相对更高的关税。因此,美国最有可能对它们实施对等关税。”
其中印度、越南和泰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税差异最大,穆迪认为,美国最有可能对这三个亚太国家实行对等关税。
虽然美国对亚太地区净出口食品、饲料和工业用品,但它是资本商品(capital good)、汽车和零部件,以及消费品的净进口国。
穆迪因而认为,亚太地区一些主要行业将受到对等关税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面向美国终端市场的产品,例如电脑和电子产品、化学品、汽车、食品、纺织品和木制品。
新加坡面对的风险不大
至于新加坡,穆迪分析师陈虹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新加坡保持着高度开放的贸易体制,对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的贸易加权最惠国待遇(trade-weighted MFN)税率接近零。
“就直接受美国出口需求影响来说,新加坡面临的风险不大。截至2020年,新加坡对美出口所产生的经济增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5%。
“从个别行业来看,新加坡对美国主要出口药品、电脑和电子产品。特朗普政府威胁对药品和半导体晶片征收25%或更高的关税,这些行业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华侨银行亚细安经济师拉瓦妮娅(Lavanya Venkateswaran)、恩维尔(Ahmad A Enver)和黄胜扬在一份报告中说:“亚细安五国和印度有可能被征收关税。然而,美国将征收哪些关税、实行的时间以及潜在谈判空间,都可能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宏观经济政策。”
三人认为,两地地产品关税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的行业,最有可能被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如果以此条件来检视亚细安五国和印度,印度的风险最高,当地16个行业中,有八个可能受冲击,其次是越南(六个行业)和泰国(五个行业)。
印度尼西亚最有可能受影响的行业仅限食品和鞋业,马来西亚则是塑料与橡胶业。
新加坡和菲律宾没有任何产品关税,与美国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
如果加上个别行业是否与美国存在贸易顺差,新加坡的化工与食品业对美国有贸易顺差,但这两个行业的产品关税,与美国相差不超过五个百分点。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虽然新加坡与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并保持着密切的经济与国防关系,新加坡仍须保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