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财年的预算案不只是协助国人应付生活费上涨的短期挑战,更为因应中长期挑战投入更多资源,强化我国的社会契约,并提升经济竞争力。
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星期一(3月10日)在《联合早报》举办的年度预算案对话会上,为2月18日出炉的政府预算案做了这概述。
他说,今年的预算案是与国人携手合作推出的一份预算案。政府通过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Forward Singapore),听取了国人的反馈和意见。
“首先,我们明白人们短期内最担忧的就是生活费上涨。这影响了所有国人,不论你是住政府组屋,或者是私人住宅,不论你是年轻的或年长,大家都有同样的担忧。预算案里的一部分资源,是要更好地帮助国人面对短期生活费上涨这个问题。”
今年适逢新加坡建国60年,徐芳达说,政府也希望利用一部分财政盈余,与所有国人分享新加坡经济的果实。因此,这次的预算案除了为每户公民家庭提供总计800元的社区发展理事会邻里购物券,今年满21岁的国人还可获得600元到800元的SG60邻里购物券。
与此同时,考虑到全球局势变得更不稳定,世界经济可能会受到一些关税措施的影响,徐芳达说:“所有企业和员工可能对接下来的发展有一些担忧,而且这可能不是短期的。所以,我们也要为中长期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为此相比之下,政府把更多资源用于应付中长期挑战,因为这些都须要投入大量资源。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安全网的强化、员工培训、医疗费方面的津贴。
徐芳达:万一有需要无须借钱和看人家脸色
要应付这些中长期挑战所需的资源,政府要有储备金。徐芳达说:“万一有需要,我们无须向其他人借钱,碰到危机时也无须看人家的脸色。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路怎么走,就要有足够的资源,能够维护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利益。所以国家要管得好、经济要有活力,以及财政要治理得好才能做到。”
除了宏观环境的变化,如何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吸引外来人才、降低人力成本等,都是本次对话会活动上与会者关注的重点。
参与对话会的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说:“商会和业界都给了我们很多反馈,我们会继续调整各种框架。我们和企业的目标一致,都希望企业有足够适任的员工和人才,这样它们才有竞争力,新加坡的经济才会繁荣,并创造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让国人受惠。”
今年是《联合早报》第10年举办预算案对话会,约有110名商会和企业代表参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副主席李坚辉,以及新加坡科技独角兽Patsnap联合创办人关典,也是对话会嘉宾,由早报财经组主任沈越主持。
星网电子付款公司(NETS)是这活动的支持伙伴。对话会的完整报道和视频,请关注星期四(13日)的《联合早报》和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