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支付迅速普及和区域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不断增强的推动下,东南亚电子商务市场有望在2028年达到3250亿美元(约4336亿新元)的规模。

届时,东南亚电子商务交易也预料仅剩6%是采用非数码方式付款。其中,电商市场价值达80亿美元的新加坡,更只有1%是以非数码方式付款。

研究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受蚂蚁国际(Ant International)旗下的数码化支付解决方案商Antom和支付平台2C2P委托,于星期二(3月11日)发布了《东南亚如何购买和支付》调查报告,全面分析了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这六个东南亚经济体的数码支付格局,以及这些发展如何为企业的跨境商务带来新机遇。  

约有600家企业参与调查,这些企业来自时尚服饰、电子产品、游戏、航空和旅游等18个行业。

根据报告,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370亿美元,在2028年增至325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7%,增速高于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市场。

延伸阅读

小贩采用电子支付服务 补贴再延长至2025年底
小贩采用电子支付服务 补贴再延长至2025年底
报告:2027年数码钱包将取代信用卡 成国人最常用付款方式
报告:2027年数码钱包将取代信用卡 成国人最常用付款方式

报告也指出,东南亚移动钱包用户预计在2028年达到3亿6370万人,国内支付的实时结账交易额累计11.23万亿美元。因此,传统上较少依赖信用卡的地区,这两类支付方式就成了电商业者扩大覆盖范围的关键。

新加坡数码支付增长最快

星网电子付款公司(NETS)旗下应用、新加坡结算所公会(SCHA)管理的“快速和安全的转账”(Fast And Secure Transfers,简称FAST)、银行公会负责的PayNow等国内支付应用,这两年已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付款方式。

报告显示,新加坡的国内支付应用发展了10年,2023年用户规模为540万人,仅需22.4个月就能增长100万名用户。

相比之下,刷卡付款的消费者人数紧随其后,报450万人,但需108.9个月才能增长100万人。

不过报告说,自两年前起,有七成电商平台交易是刷卡结账。报告预计,2028年刷卡支付的电商交易将增至75%,成为消费者最常用的付款方式。

截至2024年,本地电商有86%接受转账卡(debit card)及信用卡支付。另有76%采纳移动或电子钱包,还有60%接受国内支付。

先买后付在新加坡崛起

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简称BNPL)近年越来越受欢迎。根据报告观察,尽管新加坡政府出台先买后付行为指南,以期缓解消费者负债风险,不过金融机构及电商还是推出了相关服务,来填补退出市场的业者留下的空缺,2024年接受先买后付的新加坡商家也有29%,是东南亚接受度最高的市场。

报告预计,2028年将有6%的电商平台是以先买后付来完成交易的,对比2023年增加两个百分点。

此外,跨境商务对东南亚商家是巨大机遇。譬如,新加坡消费者人均交易转账,在本地为274美元,跨境却是359美元。新加坡在东南亚市场内的跨境电商交易总值,预料从2023年的5亿美元,在2028年增长1.2倍至12亿美元。

委托调研的Antom总经理刘正说:“东南亚正在迅速崛起为全球数码商务和创新中心。随着企业跨境扩张,无缝高效的交易对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