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振兴新加坡股市不是一蹴可及的,也不能和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硬碰硬,而是要继续发挥新加坡市场“信得过、靠得住”的长久优势。
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星期一(3月10日)在《联合早报》举办的年度预算案对话会上,就政府为强化新加坡股市,推出了50亿元证券市场发展计划,以及提出一系列税务优惠方案的举措,作出上述说明。
也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主席的徐芳达,负责带领当局于去年8月成立的证券市场检讨小组。
徐芳达说:“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竞争,我们不期待做出一个政策改变,就能马上解决问题。有很多因素把全球资金吸引到美国,所以我们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竞争,不能硬碰硬,我们肯定输。”
如果要发挥新加坡交易所的优势,徐芳达认为,须要考虑到哪些企业在新加坡上市,会比在纽约上市更好。
“这些企业到纽约上市,它们在一个大大的池里,变成一只小小的鱼。如果在新加坡,我们虽然不像纽约这么大,但是企业比较有可能得到市场的关注。”
新交所将尽量简化上市程序 不意味降低治理水准
为吸引企业上市,新交所也将尽量减低上市费用和简化上市程序。徐芳达强调,这么做并不意味着降低治理的水准。
他说:“很多人对新加坡有信心,就是因为我们管得严,他们觉得来新加坡投资比较放心。所以这是我们的优势,信得过、靠得住。不只是股市,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一样,这是我们的强项。”
对话会嘉宾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副主席李坚辉,以及科技独角兽Patsnap联合创办人关典,都表示对股市振兴计划感兴趣。
关典认为,政府为增加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公司上市和更多投资者,作出很大的承诺和努力。她说:“过往所有科技公司都梦想到纳斯达克上市,但现在世界政局很不稳定,变化非常快速,政府在这个时候推出这样的股市振兴计划,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及时雨,至少能够给企业提供多一个选择。”
也是服装厂星纶控股(Sing Lun Holdings)总裁的李坚辉指出,公司于2000年在新交所上市、2008年除牌,“这次有这样好的一个计划,可能会考虑再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