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过七成的新加坡高管预计,今年的金融犯罪风险将上升,且仅有24%认为其所在机构应对的合规计划非常有效。
美国风险咨询公司德安华(Kroll)上星期五(3月21日)发布的金融犯罪调查报告显示,在金融及专业服务领域的受访高管中,76%的新加坡高管预计2025年金融犯罪风险将上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1%。
报告基于去年9月至10月期间的线上调查,有超过600名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合规官等金融专业人士参与。
风险提高主因是网安威胁与犯罪分子对AI使用增加
报告称,金融犯罪风险增加的诱因来自多方面。新加坡受访者认为,网络安全威胁与数据泄露(68%)和犯罪分子对AI使用的增加(61%)是主要因素。
面对这些风险,仅24%新加坡高管认为所在机构的合规计划“非常有效”。而合规效果不佳的原因包括技术采用成效不高及投资不足。
此外,尽管企业更多地采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新工具,但仅25%正探索新应用的新加坡受访者表示,新工具对金融犯罪合规框架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74%本地高管对加密货币犯罪威胁高度担忧
就全球范围而言,49%机构计划投资于AI解决方案,以加强打击金融犯罪的能力,但仅20%受访者认为AI对其金融犯罪合规框架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显著低于2023年的37%。
此外,还有74%的新加坡高管受访者认为,加密货币带来的金融犯罪威胁引起中至高度担忧;36%的机构已有合规计划涵盖相关风险,另有32%计划未来涵盖这个部分。
面对地缘政治的风险,38%的新加坡受访者认为,所在机构应对金融犯罪的合规计划已“非常充分”地准备好应对地缘政治相关风险。
报告说,制裁环境的持续演变,包括国际社会不断推出或调整的制裁措施,是导致企业难以充分应对这些地缘政治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
德安华东南亚区执行董事BC Tan指出,随着新加坡迎来第五轮的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简称FATF)评估,监管重点已从技术合规逐步转向合规成效。
他说,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企业在提升合规成效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新加坡2024年因诈骗至少损失了11亿元,同比上升70.6%,突显出科技驱动的洗钱手法多样化的趋势。技术应对能力必须匹配不断演化的威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