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价涨势继续放缓,2月份核心通货膨胀率仅为0.6%,低于1月份的0.8%,再次刷新2021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经济师认为,我国整体价格压力持续缓解,通胀压力正在减退。未来,关税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可能影响金融管理局的货币政策决策,但总体而言,仍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
新加坡统计局星期一(3月24日)发布的最新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费用在内,2月份整体通胀率为0.9%,较1月份的1.2%有所放缓,并达到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环比来看,2月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1%,整体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8%。
核心通胀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费用,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要关注的物价指标。
驱动核心通胀率下降的原因,是因为除零售和其他商品之外,所有类别消费品价格涨幅放缓,或者跌幅加大。
食品通胀率从1月份的1.5%降至1.0%,服务通胀率从1.0%降至0.8%,电力和天然气从紧缩2.9%变为紧缩3.1%。零售和其他商品则从紧缩0.6%,变为紧缩0.4%。
2月住宿通胀率维持在1.6%,私人交通通胀率则从1月的2.8%降至1.6%。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贸工部在联合发布的文告中指出,我国进口通胀预计将保持温和。
“尽管贸易摩擦升级可能会对一些经济体带来通胀压力,但对新加坡进口价格的影响,可能会被全球需求减弱带来的通货紧缩压力所抵消。贸易加权新元汇率政策区间仍处于温和渐进的升值路径上,并将继续有效抑制进口通胀。”
国内方面,随着名义工资增长放缓及生产率提高,单位劳动成本预计将缓慢上升。同时,政府对医疗、教育和交通等基本服务的补贴,将继续抑制服务业通胀。
金管局和贸工部预计,2025年核心通胀率将在1.0%至2.0%之间。
分析师:通胀不确定性加剧 但仍有放松货币政策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和贸工部在最新的通胀展望中,对外部环境表达了更强烈的担忧,表示通胀前景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
星展银行经济师蔡汉廷认为,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将保持温和。他预测2025年核心通胀为1.0%,与金管局预测的区间一致。但他也指出,如果全球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超出预期,我国通胀仍可能面临进一步放缓的风险。
渣打银行亚细安及南亚首席经济师李韦虢指出,由于通胀不确定性“加剧”,金管局可能会在实施进一步宽松政策之前保持观望态度。
此外,他也指出,政府预计财政预算案措施将带来约0.9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这可能给金管局更多时间观望。他认为,财政政策可能比货币政策更适合应对短期经济干扰,除非中期通胀前景发生重大变化。
对于金管局是否会在4月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李韦虢认为,美国即将在4月2日实施的对等关税会产生影响。“目前新加坡未被直接提及,但如果新加坡被直接征收关税,或会增加金管局提前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指出,由于核心通胀率正在下降,远低于金管局预测的全年1%至2%水平,我国仍有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
她说:“尽管特朗普威胁要征收对等关税,通胀影响是否会蔓延至美国以外,目前仍不明朗。在这种不确定性下,许多央行可能更倾向于关注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如果金管局选择在4月按兵不动,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放松货币政策,而可能只是暂时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