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二大晶片制造商联华电子(联电)耗资50亿美元(约67亿元)在新加坡打造的新厂房正式启用,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半导体供应链中占据的关键地位。
新厂房建在联电位于巴西立12通道的现有厂房旁边,目前是试运营阶段。在2026年投入第一阶段生产,全面开产后,公司的新加坡产能将增加近50%,达每年超过100万片晶圆。
联电(UMC)星期二(4月1日)为新工厂举行开幕式。随着公司扩大新加坡产能,它预计在未来几年可创造约700个就业机会,这些职位包括工艺、设备,以及研发方面的工程师。
随着新厂启用,新加坡作为半导体供应链下游的战略定位,已愈加清晰。除了联电,去年6月,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简称台积电,TSMC)部分拥有的公司与荷兰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宣布,在新加坡兴建一座78亿美元(约105亿新元)的12英寸(300毫米)晶圆厂,进一步将它们的生产基地多元化。
此前,美国晶圆代工大厂格芯(GlobalFoundries)于2021年宣布,再投资40亿美元扩充在新加坡的12英寸晶圆厂。
全球十分一晶片来自新加坡
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提供的资料,全球每10颗晶片和每五台半导体设备中,就有一颗晶片和一台设备来自新加坡。过去两年,新加坡吸引超过180亿元的研发和制造投资。这些投资进入我国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后,为新加坡带来良好的商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半导体产业目前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接近6%,聘请超过3万5000人。
担任联电新厂开幕式主宾的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在致词时指出,在市场对半导体需求日益增加之际,新厂将让联电提升产量和能力。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也出席了开幕式。他也是白沙—榜鹅集选区议员。
颜金勇说:“我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制造和研发活动,联电能够为我国更广泛、包括初创企业、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在内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开创新的机遇。”
新加坡产能已占联电总产能14% 提高供应链韧性
联电是在2022年宣布,斥资50亿美元在我国设立另一座新的先进制造厂。它能够生产22纳米和28纳米晶圆,可用于高端智能手机显示屏晶片、物联网设备的节能内存晶片,以及下一代连接晶片等产品中。
新厂房在第一阶段生产启动后,每月预计可生产3万片晶圆。公司计划配合市场需求,在未来进一步做投资,为厂房展开第二阶段扩建。
新加坡是联电在台湾以外的最大海外制造基地。截至去年,本地厂房每年生产67万8000片晶圆,接近公司总产能的14%。新加坡也是公司的重要研发枢纽,拥有公司在台湾以外最大的研发团队。
联电针对美国格芯合并传闻:没推进任何合并
联电2001年在我国建厂,迄今为我国提供超过1800个就业岗位,当中聘请的大部分是本地人。公司也与本地产业生态系统建立紧密联系,包括同500多家支持化学、燃气管理、设施与维护等运营的供应商合作。
联电总经理简山杰在开幕式上说,新设施一旦全面运作,有助公司应对智能手机、汽车乃至数据中心领域对晶片与日俱增的需求。新加坡的战略地理位置,也可让公司的客户提高它们的供应链韧性。
另一方面,彭博社星期二报道,美国格芯有意与联电合并,创建一家更具韧性的半导体制造商。对此,联电接受《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它不对市场猜测发表评论,目前没有推进任何合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