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宅价格连续第二个季度上涨,但涨势放缓,第一季私宅价格环比上涨0.6%,显著低于去年第四季的2.3%。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发脸书贴文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楼市价格增长已出现放缓的早期迹象。政府一直在通过政府售地计划逐步增加整体私宅供应,这将继续对楼市起到调节的作用,买家购买房子时应保持谨慎。

市区重建局星期二(4月1日)公布的私宅预估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首季非有地私宅价格增幅放缓。私宅总销售量环比下降15%至6299个单位。

根据市建局房地产资讯系统(URA Realis)数据,新私宅销量仍强劲,但转售私宅交易量下滑明显。

李智陞在脸书发文透露,今年上半年政府售地计划的整体私宅供应已提高到约8500个单位,其中5000个单位属正选名单,这相对2020年到2023年的平均正选供应量增加约六成;进入下半年,政府也将保持同样水平的正选名单供应,包括供应更多执行共管公寓(EC)单位。

延伸阅读

第一季私宅价格上涨0.6% 较上一季大幅放缓
第一季私宅价格上涨0.6% 较上一季大幅放缓
私宅首季热销 分析:次季热度料延续但售价涨势或趋缓
私宅首季热销 分析:次季热度料延续但售价涨势或趋缓

他说:“我们在上半年正选名单中推出约1000个EC单位,下半年再推出约1000个,使今年EC总供应达到2000个单位,为近年来最高,是2021年至2023年平均值的约两倍。”

市建局预估数据显示,首季非有地私宅价格环比上涨0.6%,较去年第四季的3%增幅大幅放缓。分地区来看,核心中央区(CCR)和其他中央区(RCR)分别上涨0.6%和1%,而上一季的涨幅分别为2.6%和3%。中央区以外(OCR)仅上涨0.3%,远低于上一季的3.3%。

首季有地私宅价格涨幅为0.6%,而上一季则下降0.1%。

针对私宅价格增长放缓,大亨房地产网站首席研究师麦俊荣认为,去年第四季的2.3%价格涨幅不可持续,但在首季新项目销售火爆的情况下,价格涨势大幅放缓令他意外。他认为,这可能是受私宅转售市场放缓的拖累。

橙易集团首席研究与战略总监孙燕清认为,可能与郊区私宅交易的市场份额增加有关,郊区房价通常相对较低。此外,首季私宅交易中,售价低于200万元的私宅比率较上一季高,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分析师:今年私宅价格涨幅或与去年持平

市建局指出,在全球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我国今年经济增长将趋缓。

利率方面,尽管去年第四季起房贷利率下滑,但预计仍将维持在过去10年内相对较高水平,家庭在购房和借贷时,应继续保持谨慎。

对于接下来的楼市展望,孙燕清认为,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促使利率趋势不确定性增加,但楼市短期内料不受到潜在贸易战和利率波动的重大影响,因为私宅市场目前由本地买家推动,尤其是组屋升级者。组屋转售市场强劲,为他们提供经济支持。

ERA产业总裁朱泳强也认为,即使面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新加坡作为亚太核心商业枢纽的战略地位,仍能支撑买家信心。

世邦魏理仕东南亚研究部主管宋明蔚认为,首季新私宅销售保持稳健,主要由其他中央区和中央区以外项目推动,但今年接下来的新项目多集中在核心中央区,定价较高,或无法取得同等销售成绩。她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新私宅销售将放缓,但仍较去年有所增长,主要受利率下调和充足供应支撑。

她预计今年私宅房价涨幅,或与去年的3.9%持平,或略有放缓。

博纳产业总裁伊斯迈也认为,买家对私宅的持续需求将支撑房价,而建筑成本和土地价格仍较高,新项目价格有韧性,私宅价格全年涨幅或介于3%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