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订单、新出口放缓的冲击下,新加坡3月制造业扩张速度有所放缓,采购经理指数(PMI)下降0.1至50.6。

经济师表示,美国关税政策日趋不明朗,这个趋势并不意外,这反映新加坡出口型工厂面临的风险增加。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星期三(4月2日)发布报告指出,3月采购经理指数有所下滑,主要归因于新订单、新出口、工厂产出、就业等关键指标的扩张速度放缓。

SIPMM执行董事傅豪说,自2023年8月以来,新加坡制造业已持续19个月处在扩张轨道,但对于增长是否可持续的担忧,也日益加剧。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表示,3月采购经理指数小幅下滑,并不令人惊讶,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正明显加剧。“随着制造业情绪略显谨慎,大部分指标的扩张速度难免放缓。”

延伸阅读

沃尔玛被约谈后据报仍在对中国供应商压价
特朗普称已敲定关税计划 4月2日宣布后生效
特朗普称已敲定关税计划 4月2日宣布后生效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也说,采购经理指数的降温,反映出新加坡出口型工厂面临的下行风险日益增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日渐增加,美国主导的关税升级,可能会演变成全球报复性贸易战。

“虽然美国关税对新加坡形成的直接风险有限,但全球保护主义升温引发全球经济放缓,我国仍会间接受影响。”

电子业采购经理指数虽连续17个月处于扩张,但环比下滑0.1至报50.9。指数下降的原因是电子业新订单、新出口、工厂产出、就业等指数的扩张速度有所降温。

傅豪说,自去年11月以来,新加坡电子业采购经理指数就呈现下降趋势。他也点出,挥之不去的地缘政治、贸易紧张局势,正让全球贸易风险恶化。

关税效应也在其他区域制造中心显现

展望未来,林秀心认为,新加坡制造和电子业的增长势头,可能已在去年底达到峰值,尽管未来几个月可能仍会处于扩张区间,但由于贸易局势日趋紧张,加上特朗普可能落实对等关税,未来采购经理指数可能会面临更起伏不定的局面。

她也指出,这并非新加坡独有现象,特朗普关税效应已在其他区域制造中心显现出来,例如韩国3月的出口低于市场预期。

全球制造业 出现放缓迹象

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说,作为高度依赖贸易的小型开放经济体,新加坡难以完全避免贸易冲突的负面冲击。他也指出,针对特定行业,尤其是制药、半导体、汽车的关税正式实行时,可能会冲击新加坡制造业。

另一方面,标普全球(S&P Global)星期三发布报告显示,亚细安3月制造业扩张步伐同样有所放缓,采购经理指数录得50.8,低于2月的51.5。

3月亚细安制造业产出、新订单增长有所减弱,但整体仍保持稳健。同时,采购增长有所放缓,员工人数亦略有下降。

标普全球指出:“值得鼓舞的是,价格压力有所缓解,企业信心仍接近2月份的近期高点。”

3月投入价格通胀率,已降至2023年7月以来的最低点,继而降低企业涨价的幅度,让整体涨价程度处于温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