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利率下滑,加上家族理财办公室寻求投资回报,促使本地和欧洲的家办开始探讨在区域的并购投资机会。
此外,随着区域家族企业步入传承发展阶段,会推动并购需求。
星展银行企业及机构银行策略咨询董事总经理曹泽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享了他最近观察到的并购趋势。
他分享时指出,推动并购的资金来源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家族理财办公室、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资金,以及私募债务,其中家办是相对新涌现的并购投资者。
尽管目前还没有家办进行并购的宣布,不过曹泽威透露,有来自新加坡和欧洲的家办在探讨区域并购项目,并且进行尽职调查。他也说,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不同,家办属于“耐心资金”,投资后鲜少卖出,如果家办对投资公司的管理层满意,会长期持有股权。
家办倾向于探讨规模较小的投资并购交易,例如不超过1亿美元,他们并不想过度集中投资。
曹泽威说,家办在并购领域会与小规模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竞争,而同时一些获得投资的公司或收购目标,不希望每隔五年就进行一次并购尽职调查,家办的投资方式因此获得青睐。
一般上,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做出投资后,会在四到七年后寻求脱售,把获利分给基金投资者。
家族企业传承需求继续推动并购
曹泽威也认为,区域家族企业对传承的需求,会继续推动并购活动。
去年4月,日本三井物产(Mitsui & Co)和乐敦制药公司(Rohto Pharmaceutical Co.)在内的一个日本财团,收购余仁生国际有限公司(Eu Yan Sang)86%的股权,这既是一项战略收购,也是余仁生为传承做规划的一部分。
去年10月,日式料理餐饮公司RE&S被私募基金南方资本(Southern Capital)收购,创办人售出股权,也是传承规划例子。
根据市场分析公司LSEG的数据,去年第四季涉及新加坡的并购交易额创下两年来新高,达297亿美元(398亿新元),今年第一季则达155亿美元。
另一方面,本地和区域公司也吸引来自北亚的投资并购兴趣。
德尊(新加坡)律师事务所(Drew & Napier)公司与金融部董事吴庚指出,近年来,来自中国和东北亚的企业日益关注新加坡和东南亚的并购机会。新加坡作为一个中立、亲商、高效廉洁、税制具吸引力的法域,正逐渐成为企业出海的重要据点.。
吴庚说,近年来出海的企业大多在科技、消费品和医疗健康等快速发展的领域,这些企业通常看好东南亚市场的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潜力,同时希望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新加坡和东南亚市场。在新加坡落地后,这些公司可以选择进行股权收购,或通过战略投资等方式建立合作关系。
吴庚透露,去年完成了四五宗与新加坡相关的并购和资产处置交易。
他补充说,不少客户也在关注新加坡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希望通过战略并购实现长期布局。比如,去年就有一家中国非上市的医疗企业收购了新加坡本地的一家医疗保健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