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第一季经济表现出现走软迹象,制造业同比增长放缓,多个服务行业虽维持扩张走势,但环比表现普遍转弱。贸工部说,受外部需求放缓影响,制造业和一些外向型服务业出现连续下滑。

贸工部星期一(4月14日)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制造业第一季同比增长5%,低于去年第四季的7.4%。除了化学和一般制造业,其余组别产出均有增长。不过,制造业经季节调整后环比收缩4.9%,比前一季的零增长进一步恶化。

建筑业同比增长4.6%,略高于上一季的4.4%。然而,建筑业经季节调整后环比下滑2.3%,扭转去年第四季的0.3%增长。

分析:出口前置效应渐失 经济短期内恐难反弹

汇丰银行分析认为,第一季经济动能的下滑,几乎完全归因于制造业活动的收缩,主要是受波动较大的药剂产品生产拖累。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分析则指出,我国经济在短期内恐难大幅反弹。虽然出口受前置效应提振,但这股动能预料将在接下来几个季度逐渐消退。“全球需求放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以及关税上升等广泛因素,将对制造、贸易与物流等关键行业构成更大压力。”

延伸阅读

经济师:关税对我国冲击 应待明朗化后再预测
经济师:关税对我国冲击 应待明朗化后再预测
我国下调全年增长预期 第一季经济预估同比增长3.8%
我国下调全年增长预期 第一季经济预估同比增长3.8%

分析:消费者信心或受挫 服务业前景不明

服务业方面,批发、零售、交通及仓储业同比增长4.2%,低于上一季的5.6%。其中,零售贸易萎缩,其余皆增长。批发贸易增长由机械与设备产品带动,运输与仓储则受水运和其他支援服务推动。

资讯、通信、金融保险及专业服务业同比增长3%,低于上一季的4.4%。这组别经季节调整后环比收缩5%,逆转前一季5.9%的增长。

住宿、餐饮、房地产及行政服务业则维持2.5%的同比增长,延续上一季的步伐。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1.4%,也快于上一季的0.3%。其中,房地产领域因私宅交易活跃而增长强劲。

兴业银行副研究分析员拉莉塔(Laalitha Raveenthar)认为,零售业在上半年可能受支撑,原因包括强劲的就业市场、政府援助措施,以及大型活动带动外游人流。“尽管如此,下半年零售增长动能将有所减弱。贸易局势升温、经济放缓,可能影响出口收入与消费者信心,导致家庭支配减少。

经济师:经济前景取决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能否缓解

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指出,我国经济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能否缓解。“若全球贸易再遭打击,制造、运输与仓储、批发贸易等外向型行业恐将首当其冲。此外,若区域与本地劳动力市场状况明显恶化,消费者导向型行业如餐饮、住宿与零售也将受冲击。”

他也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由原先的2.5%下调至1.5%,并预估2026年增长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