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将根据企业和员工的需求,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援助,因应关税挑战,而不是一味动用政府的财政资源,推出各种援助计划。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三(4月16日)在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记者会上说:“我们将采取更有针对性、更精确的援助措施,特别是针对企业,以确保企业会继续聘用本地人。”

陈诗龙与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志明,及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SNEF)会长陈启德,负责带领第二个工作小组,找出企业和员工面临的直接挑战,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加强政府提供的支持。

陈诗龙说:“我们不想一味地动用政府的‘银弹’,推出更多计划。我们更宜保留这些‘银弹’,让那些已在年初国会拨款委员会通过的计划如期展开,我们也可以灵活的把计划提前推出,及扩大适用范围。”

他强调,目前的局势虽然多变,“但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能力为需要的企业和员工提供支持,并把资源引导到最需要的地方”。

延伸阅读

应对关税局势刻不容缓 经济韧性小组工作不受大选影响
应对关税局势刻不容缓 经济韧性小组工作不受大选影响
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设三工作小组 助企业员工应对关税挑战
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设三工作小组 助企业员工应对关税挑战

大部分面向外需行业都会受影响

在回应媒体提问那些行业最有可能受到对等关税的冲击时,陈诗龙指出,大部分面向外需的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对美国出口的制造业、金融与保险业、批发贸易业,以及运输与物流业。

他也提到,半导体和制药业,同样会受到打击。美国特朗普政府已对药品和半导体进口启动调查,以推进对这两个领域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

陈诗龙还说,美国对我国征收10%基本关税,但贸易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倍,影响巨大。

“虽然很多企业说,会把关税纳入生产成本,但企业面对的困难是,无法预测成本会是多少。美国暂缓实施关税,这会维持多久,也是企业所担心的。我们笼罩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当中,因为我们是非常开放的经济体,因此非常脆弱、非常容易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