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从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四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新关税。作为本区域太阳能市场重要参与者,新加坡相关企业预计,新关税政策会让更多中国产品流入,有助降低成本,但对出口商来说,也将面临中国产品涌入带来的竞争压力。 

美国星期一(4月21日)宣布,经长达一年的贸易调查,商务部最终认定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太阳能产品的倾销幅度,分别为125.37%、271.28%、111.45%和8.59%。

美国针对东南亚四国的关税政策,旨在进一步打击中国光伏产品,通过绕道东南亚输美的行为。

中国此前出口低价太阳能产品,引发美国指控不公平贸易行为,并设置多项限制措施。许多中国制造商将产能迁往东南亚,以规避美国限制。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数据,2023年上半年,美国超过80%太阳能设备进口自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这四国也是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设厂的主要目的地。

延伸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新关税 最高3500%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新关税 最高3500%
黄总理:美关税政策挑战机遇并存 或助推动亚细安一体化
黄总理:美关税政策挑战机遇并存 或助推动亚细安一体化

除了上述四国,新加坡在东南亚太阳能板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在研发、区域投资与绿色政策引导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不少新加坡相关企业还在东南亚其他国家设立公司,将产品出口到国外。

全球贸易咨询网站volza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到2024年9月,新加坡共出口861批次太阳能板。这些出口由148家新加坡出口商,发往141名买家。

新加坡业内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星生能源(Sunseap) 在东南亚地区有广泛业务布局,该公司2022年被全球第四大可再生能源公司EDP Renewables(简称EDPR)收购91%股份,成为EDPR在亚太地区的清洁能源枢纽。

总部位于挪威的国际太阳能公司REC Group的运营中心则设在新加坡,并将太阳能板运送到世界各地安装使用。

针对美国对来自东南亚四国太阳能板征收新关税,本报与上述三家公司取得联系。其中,星生能源和REC Solar均表示,对相关问题不予置评。EDPR则表示,无法及时就相关问题回复。

业者:料未来东南亚市场 有更多中国太阳能板流入

新加坡另一家清洁能源公司清节源(Clean Kinetics)在马来西亚、泰国、阿联酋等地均设有办事处,公司工程与技术总监李其徽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介绍,公司八成以上产品来自中国,同时将一些产品卖到马来西亚、泰国、迪拜和约旦等地。

李其徽预计,未来有更多中国太阳能板会流入东南亚市场,增加市场供应、压低价格,“这将使公司采购成本下降,物流成本也可能随之改善”。

但是在出口方面,李其徽认为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本轮关税贸易战中,外界普遍担忧,东南亚国家可能进一步成为中国廉价商品转移的主要市场,对当地制造商和相关产业造成冲击。

李其徽说,美国的限制措施,会迫使中国供应商寻找其他市场,甚至延伸到产业链布局。不过,清节源仍有一些关键优势,且会与中国供应商保持合作,在价格和竞争层面寻求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