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吸引外国投资和企业以做大经济蛋糕的能力,使国人受益匪浅。外资企业约占新加坡所有企业的20%,雇用将近三分之一的就业居民。面对日益动荡的国际局势,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强调,新加坡仍坚定地致力于维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继续成为企业可靠的合作伙伴。
外资企业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陈诗龙医生星期二(4月22日)出席新加坡欧洲商会(EuroCham)常年大会发表谈话时指出,所有外资企业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很大一部分是高薪职务,月收入1万2500元以上的受雇居民,每10名有六名由外资企业聘用。
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为本地中小企业带来商机,而这些中小企业雇佣了本地大部分居民。
然而,过去几周以来,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税纷争,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美国政府的下一步行动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都可能放缓,陈诗龙说,企业和员工感到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政府与劳资政伙伴共同成立了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Singapore Economic Resilience Taskforce,简称SERT),也是小组成员的陈诗龙表示,小组将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并随时准备好,在必要时评估和加强支持措施。
为了抵御这些全球逆风,陈诗龙强调,新加坡必须在全球贸易维持关键节点地位,并持续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商业枢纽。
新加坡与欧盟深化数码与绿色经济合作
除了寻求加大《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和欧盟的合作,陈诗龙指出,新加坡和欧盟在数码与绿色经济领域,也有很多合作机会。
去年,新加坡和欧盟完成了欧盟—新加坡数码贸易协定(EUSDTA)谈判,这是欧盟与亚细安国家之间的首份双边数码经济协定,为加强两个区域之间的数码互联互通铺平道路。
此外,新加坡和欧盟都争取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陈诗龙认为,要实现共同目标,就须要展开密切的国际合作,这可以包括绿色金融、制定标准、技术与创新等方面的合作。
陈诗龙:应对关税挑战 须平衡各大经济体关系
在与欧洲商会会长鲁贝特(Jens Rübbert)的炉边对话中,谈及新加坡如何应对目前的关税挑战时,陈诗龙说:“没有人有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我们与所有人都是朋友,有大量美国和欧盟的外来直接投资,与中国也有重要的贸易关系,当然还有印度。在任何时间点,如果必须在任何一方之间做出选择,将非常、非常困难。”
陈诗龙认为,如果能够与欧盟和亚细安等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以共同的立场与大国应对,是更加有利的途径。
在新加坡有超过1万4000家欧洲公司,新加坡是许多欧洲公司的区域总部、物流和分销中心。欧盟是新加坡第二大服务贸易伙伴、第四大商品贸易伙伴,而新加坡是欧盟在亚细安的最大贸易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