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治疗师陈力豪性格内向安静,他开办学习中心Dinosaur Speech Therapy Early Intervention Centre帮助有表达困难的儿童,却无意中学会社交和公司管理技能。
在协助他人的路上,他也在个人的学习旅程中到达新里程碑,成了他在艰辛创业道路上最大的动力。
设在巴西班让路Interlocal Centre的Dinosaur Speech Therapy Early Intervention Centre,陈力豪(37岁)在布满儿童玩具和七彩装饰的语言治疗中心内接受访问,完全不符合他沉稳安静的形象。
陈力豪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他从小就不善于交际,可是却选择成为需要经常与人沟通的语言治疗师,这是自己做梦也没想到的。
“我在大学修读语言学,其实并不知道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但当我选修一门语言治疗的课程后,重新找回了对语言的热爱,也因此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语言治疗师。”
他在考获语言治疗硕士学位后,加入新加坡中央医院担任语言治疗师,接触到各年龄层、各种家庭背景的患者,有些是因为中风而无法言语的成年人,有些是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这让他日后创业应对各种客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年后他转到私人医院工作,成立专为儿童而设的语言治疗服务,可是为了能接触更多儿童,他到国际学校担任语言治疗师。
“我其实不太喜欢和大人社交时那些可能隐藏的暗示,还得特别留意自己的肢体语言。跟小朋友相处就轻松多了,他们很直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比起和大人交流,我觉得和儿童相处更愉快,也不那么费脑。”
在为儿童治疗方面,陈力豪有许多想法,为了有更大自由发挥空间,他决定出来创业。
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后,他毅然辞去工作,掏出约2万元积蓄,在凤凰园(Phoenix Park)租下一个小单位,开启创业道路。
“刚开业不久在网上登了一则广告,第一名客户是在深夜11点打电话来的。我赶紧接电话,还约好上门提供免费咨询。后来通过口耳相传,生意越来越好。我每天培训六名儿童,每周培训30人,没有休息日。当客户的等候名单越来越长时,我发现是时候扩充公司,雇用更多治疗师。”
这次他和妻子共投入将近50万元在同一座建筑租用更大的空间,还聘请了两名治疗师。
生意蒸蒸日上,公司在2023年再次扩充。这次公司搬到Interlocal Centre,陈力豪耗资超过至少30万元装修和添置家具,可是这次的扩充却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难题,一度让他彻夜难眠。
就公司运作展开检讨 整顿后逐渐恢复盈利
他知道要快速回本是不可能的,于是准备好资金维持经营直到回本的那一天。可是他和妻子的积蓄都用光了,亏损情况还是没有好转。
“当时我带年幼的女儿出门,她想买一个玩具,可是我心里一直想着,太贵了,我不能买给她。然后又想,或者我可以给她买,让她玩一会儿,然后把玩具带到中心去。事后回想起来,这真是个很糟糕的想法,我感到非常内疚。”
陈力豪开始对公司运作进行检讨,发现一些治疗师有些闲置的空挡,并没有很好地提高生产力。他发现,生意扩充后,他并没有从经营者的角度管理公司,而是以“同业人员”的身份与其他治疗师一起提供治疗服务。
他于是为治疗师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简称KPI),更注重他们的治疗效果、客户的满意度、客户评价等。
“我们的治疗课程每周进行一次,不满意服务的客户会终止治疗。高质量的服务能避免流失客户,这样一来,日程安排就会持续满档。我们还追踪案例的分配和客户的学习过程,以便了解治疗师的工作表现,并给予员工培训或改进任何不足之处。”
公司也记录治疗师的工作量,如果他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就会被分配工作范围内的其他职责,以节省其他成本。
经过那次整顿,公司逐渐恢复盈利,除了语言治疗、职能治疗和社交技能课程之外,如今还开设读写能力和数学能力课程,雇员共20人。
生意做大了,他接触的人也更广,在人群中社交时也更自在。他在治疗特殊需求儿童时,自己也在“疗愈”。
“我能理解他们的处境,他们在与人沟通时的犹豫和不情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有助我更好地对症下药。我告诉自己,我需要具备这些社交技能才有资格教他们。
“这是一段学习的旅程。我确实成长了很多。如果我没有创业,这些事情永远不会去做。”
计划下半年在市区开设新中心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早期介入服务对特殊需求儿童的重要性,这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陈力豪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在市区开设另一间中心。
除了开办相关课程之外,他也希望在新的中心举办家长聚会和儿童玩乐活动,建立一个类似“家长互助会”的社群,让家长们互相分享照顾特殊需求孩子的难题和心得,纾解压力。
由于开设新中心的费用很大,他正寻求志同道合的人注资,但为了维持经营理念,他考虑脱售最多30%的公司股份。
“我们对投资者持开放态度。我确实和一些有兴趣投资的人谈过。只是,我有一个理想中的公司,我不想让它变成一个只注重盈利的地方。”
三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