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祭出一系列关税政策,不仅导致美国及全球股票市场连连血崩,美元也从2025年3月中起承压,直至近期才难得出现一些起色。不过分析师悲观以待,认为美元估值过高、美国国债高企、去美元化趋势冲击下,美元中期仍有下行风险。

截至星期一(4月28日)下午6时,反映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美元指数(DXY)上涨0.11%。美元指数上星期五(4月25日)也涨0.09%,创下3月中以来首个累计上涨的交易周。

美元兑日元上星期五涨0.67%至143.555,兑新元上涨0.27%至1.3148,星期一则分别略微下滑0.17%和0.08%。不过上周美元这波涨势压低连续数周看涨并屡创新高的黄金价格,导致金价星期一下滑1.24%至3277.3美元的水平。

新马汇率方面,新元令吉微跌0.07%至3.3220,分析师认为美元波动为令吉提供了一些支撑。

三井住友银行(SMBC)亚洲宏观策略主管黄俊翔认为,华府暂缓对税率超过10%的经济体课征对等关税,有助缓解市场对美国中期经济健康的忧虑,所以推动美元小幅反弹。

延伸阅读

美联储独立性受威胁 美国资产遭巨大抛售
美联储独立性受威胁 美国资产遭巨大抛售
星展:美国拟向各国提六要求 对美元升值并减中国往来
星展:美国拟向各国提六要求 对美元升值并减中国往来

但是,黄俊翔答复《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对全球征收的关税,短期内使美国进口商别无选择,只能承担更高价格,进而将腾涨的物价转嫁给消费者。这会导致美国经济趋缓、通货膨胀加剧,市场的担忧情绪将让美元走弱。”

华侨银行(OCBC)外汇策略师黄经隆也指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美国例外主义,以及近期传出特朗普有意罢免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消息,就算白宫口风不时扭转,还是有可能削弱投资者信心。

黄经隆答复《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华府政治化货币政策,使得人们对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效用产生了怀疑。”

美元近日回弹反映美国关税政策降温、对贸易问题的基调更缓和。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态度转变,也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若市场没遭遇新的意外,投资者或许会开始回补美元空头头寸,进而推动美元反弹。

可是,黄经隆预料上述反弹仅限于美元兑其他避险货币,如瑞士法郎及日元。

新元中短期仍能看涨

黄俊翔认为,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问题,恐对我国和邻国马来西亚的增长基本面有不利影响,比如削弱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导致资金流向避险资产甚至发生贸易转移。

但他也说:“美元走弱可能刺激新元和令吉升值,它们兑欧元或日元则可能贬值。短期来看,我们预计美元兑新元会介于1.30至1.33水平,兑令吉则在4.35至4.45区间。”

黄经隆则是从结构性角度,质疑美元作为长期避险货币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尽管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美元替代效应,全球金融架构却正在发生变化。资金重新配置料对美元构成压力。

他说:“基于美国双赤字及国债增加、美元估值过高且持续面临去美元化,我们中期仍看跌美元。”

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贸易流动及市场情绪的潜在影响,加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能逐步调高新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区间,黄经隆认为美元兑新元将温和上行。

不过如果美元长期疲软、欧元或人民币强势复苏,可能就会抵消上述情形,从而支撑新元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