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手表与珠宝、一般超市与大型超市销售亮眼的支撑,我国3月份零售销售额达43亿元,同比上扬1.1%,且扭转2月份的跌势。受访经济师认为,由于劳动市场趋软,加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挥之不去,我国零售销售下来将面临下行风险。

新加坡统计局星期一(5月5日)发布的最新零售销售数据显示,若不包括汽车销售,3月份的零售销售额则同比增长0.7%,报36亿元。

环比来看,3月份零售销售额下滑2.8%;若不包括汽车销售,则下跌1.2%。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尽管表现有所改善,但3月份的整体零售销售额涨幅,仍低于预测的1.5%。

纵观各大领域,手表与珠宝的涨幅最为强势,达13.5%;其次是化妆品、洗护及医药用品,同比走高3.6%;接着是一般超市与大型超市,同比涨3.4%。

延伸阅读

2月零售销售额同比跌3.6% 关税或带来下行压力
2月零售销售额同比跌3.6% 关税或带来下行压力
零售和办公楼空置率上升 分析:关税打击信心 餐饮业太“内卷”
零售和办公楼空置率上升 分析:关税打击信心 餐饮业太“内卷”

至于下跌的领域,加油站跌幅最大,达8.2%;其次是服饰与鞋类,同比跌8%。接着则是光学用品与书籍,下滑6.2%。

与此同时,食品与饮料零售销售额,同比下滑2.8%至9亿6000万元,跌幅比2月份的5.7%,有所缩小。

分析师:本地经济正趋于放缓 部分家庭已开始紧缩开支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受访时表示,尽管我国今年首季的零售销售表现,已展现出一定韧性,但未来数个月难免会面临下行风险,因国内劳动市场条件正逐步趋软,家庭支出与零售销售皆受到抑制。

“从人力部发布的数据来看,新加坡劳动市场状况,已较去年最后一季有所走软。同时,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温,预计会对以出口为导向的新加坡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继而拖累企业招聘、薪资增长以及零售销售。”

林秀心也持相同看法,她认为食品与酒类、服饰与鞋类、加油站等领域的销售连续下滑,已反映出本地经济正趋于放缓,部分家庭已开始紧缩开支。

她也表示,如同全球大部分经济体,新加坡正面临美国实施的关税,以及全球经济显著放缓的冲击。“目前已有更多迹象显示,本地劳动市场正在降温,整体失业率也正小幅上升。

“企业也普遍采取观望态度,在资本支出与招聘计划渐趋谨慎,等待着美国90天关税暂缓期的结果,以及美中贸易谈判走向。”

此外,林秀心也指出,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已成立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SERT)来应对我国经济挑战,若经济前景持续恶化,未来也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