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新高档私宅销售量,在今年第一季刷新2023年第四季以来的新高,共售出192个有地住宅与非有地私宅,与去年末季相比增加40%,比去年同期更取得81%的增幅。

橙易集团(OrangeTee Group)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第一季本地新私宅的需求依然强劲,核心中央区(CCR)的豪华新私宅市场出现回温迹象,有地住宅和非有地私宅的交易量写下一年来的新高。

第一季共有192个有地住宅与非有地私宅交易,环比增40.1%,同比增长81.1%;上一季度,核心中央区的销售交易量是自2023年第四季以来最高,当时共有215个单位交易。

核心中央区今年首季的表现良好,主要由柏南华庭(One Bernam) 带动,这个项目季内共售出102个单位。其次是Aurea(24个),首福(The Collective at One Sophia)、Hill House与19 Nassim则各售出10个单位。

从豪华住宅的交易价位来看,价格至少500万元的非有地豪华住宅,销售量则稍有回落,从去年第四季的107个,减少至第一季的102个,不过,交易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豪宅,同期的交易量则从13个增加至17个。

延伸阅读

有地住宅尺价突破2000元大关 创历来新高
有地住宅尺价突破2000元大关 创历来新高
12地段拟修用途或容积率 以建更多住宅与便利设施
12地段拟修用途或容积率 以建更多住宅与便利设施

橙易集团首席研究与战略总监孙燕清回答《联合早报》的询问时说:“更高价的豪宅交易增加,可能是因为有更多买房者,希望将资金存放在新加坡进行长期投资。”

今年第一季,整体核心中央区的价格涨幅为0.8%,比前一季的2.6%增幅明显放缓,孙燕清说,那是因为区内缺乏新项目推出来推高价格。其他地区,如其他中央区(RCR)有更多新项目推出,因此,相比之下,价格的涨幅较高,达到1.7%。

以整体私宅价格的走势来看,虽然连续两个季度取得增长,但今年首季的价格涨幅明显放缓。市区重建局的房地产价格指数,涨幅达0.8%,对比去年第四季增长2.3%,价格攀升速度显著放缓。

非有地私宅涨幅缩小 有地住宅价格回弹

报告指出,整体价格的涨幅之所以收窄,主要是受到非有地私宅价格涨幅小的影响。非有地私宅的价格在第一季只上扬1%,前一个季度的价格涨幅则为3%。反观,有地住宅的价格则扭转前一个季度下跌0.1%的情况,在今年第一季回弹0.4%。

在整体私宅销售量方面,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EC)的有地住宅与非有地私宅在第一季的销售量,比前一季的7433个单位少了2.3%,只有7261个单位。转售市场也出现放缓,转售量跌了3.7%至3565个单位。

由于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私宅和执行共管公寓的完工数量,将从明年的7968个单位增加至2028年的1万2392个,有助于抑制住房价格在未来几年大幅上涨。

孙燕清说:“由于宏观环境不明朗,一些地区的房价还在历史高位,买家会表现得更慎重。因此,预计价格会以较小的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