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邮政(Singapore Post)正与政府联手多管齐下提振本地邮政服务,甚至可能提高邮费,但集团目前不考虑将这项服务国有化。
市场人士认为,新邮政除了削减邮政局数量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外,更应该开拓展业务,才能摆脱邮政服务需求持续下降的困境。
新邮政星期四(5月15日)发布的下半财年和全年业绩显示,它经营的本地邮政和物流业务表现不佳,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下半年财年里,集团营运盈利同比大跌55.5%至739万元。这主要是因为递送业务利润下跌,其他业务则蒙受亏损。邮政局依然无法取得盈利。
这引发了一些市场揣测:新邮政是否会将它的邮政业务国有化?
对此,新邮政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的询问时说,在对待邮政服务方面,集团考虑过多种选项。集团与政府都认为邮政服务在服务社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且积极探讨各种方式继续提供这项必要的服务,但目前无法提供更多详情。
此前,新邮政首席财务官马名智在星期四公布业绩之后举行的记者会上也说:“把(邮政服务)国有化不在考虑之列……政府承认目前我们没有一个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尤其是在邮政局网络方面,我们正与政府合作改善这种模式以维持经营。”
不排除未来上调邮费
他不排除未来上调邮费的可能。新邮政曾在2023年上调本地邮费,普通邮件的邮费从原本的3角1分调高到5角1分。集团也从2024年起调高国际邮资,多数类别的国际邮件邮费上调5分钱。
为了进一步提振本地邮政服务,集团今年3月宣布投资3000万元提升包裹处理能力。集团也缩小邮政局的店面营业面积,并把腾出来的空间出租出去。
发言人说:“这些结构性改革目前正在执行中,我们应该会在2026年或之后看到这些措施带来的利处。”
对于邮政服务不国有化的决定,企业治理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麦润田认为,善用邮政服务资源可能有助于提高收入。例如,新邮政在组屋和公寓设置的邮箱是其他物流公司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如果能把包裹递送到邮箱而不是送上门,就可节省物流成本。他们甚至可能向其他物流公司收取递送到邮箱的费用。
他受访时也说:“如果邮费跟不上成本,那么,由政府接管是合理的。”
邮件数量结构性下降不可避免
马来亚银行证券分析师薛泽铭也有类似看法。他指出,减少邮政局数量能降低运营成本,这对盈利能力至关重要。可是新邮政也必须努力发展业务,因为邮政服务需求料会长期下滑。
在他看来,邮政服务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服务,就如媒体和交通服务。
“邮件数量的结构性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投资于这类业务不合逻辑,但这是国家的必要服务。我相信这项服务最终很可能会归政府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