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Moody’s)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令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美元因此承压。然而,这或许在短期内促使美元兑亚洲货币汇率变得强劲,因避险需求上升。
分析师指出,全球投资者和各国中央银行已开始着手“去美元化”,而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调低,这让美元继续受压。
上星期五(5月16日),穆迪以政府债务不断上升为由,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下调一级至Aa1。
此前,标普全球和惠誉分别在2011年和2023年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穆迪的宣布意味着美国失去最后一个最高信用评级。
截至星期一(19日)傍晚6时,反映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美元指数(DXY)下跌0.83%。今年迄今,美元指数大跌逾7%。
辉立Nova高级市场分析师萨赫德瓦(Priyanka Sachdeva)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在全球投资者和各国央行走向“去美元化”的道路之际,穆迪成为第三个调低美国展望的评级机构,再次凸显市场对美国长期财政状况的担忧,尤其是面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和利息成本上升等长期问题的担忧加剧。
美元兑新元今年跌幅已超5%
萨赫德瓦说:“投资者可能会开始把资金重新配置到新兴市场货币中,特别是那些财政状况更稳健、实际收益率更高,或是对外余额强劲的货币。这个趋势将给新元、印度卢比,以及泰铢等亚洲货币带来升值的助力。”
她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速出现稳定的迹象,这可能进一步提振亚洲货币的表现。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考虑与美国就对等关税纠纷进行谈判,带动亚币纷纷上涨。汇率数据显示,美元持续跌破1.30新元,截至星期一傍晚6时,一美元兑约1.2938新元。今年迄今,美元兑新元跌幅超过5%。
美元下跌促使日元升值,截至星期一傍晚6时,报1美元兑144.8289日元。其他亚币方面,1美元兑33.0585泰铢,1美元兑85.4126印度卢比。
三菱日联银行(MUFG Bank)资深货币分析师温镇全指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过去几次被下调时,其实是相反趋势,即美元走强,亚币疲弱。不过,这回是美元疲弱,亚币升值,因为这次的关注点是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但他相信,市场这次的初步反应预料不会像2011年时那样激烈。
他预测,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将居高不下,除非是美国税务法案能够为整顿财政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可靠方案。
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攀升至超过36.2万亿美元(约46.8万亿新元),每年仅利息支出便超越军费开支,成为继社保与医保之后的第三大联邦财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