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新加坡企业已感受到关税的冲击,逾80%预计未来六个月业务将遭受负面影响。相较中小企业,跨国企业对美国调高关税带来的冲击,更感悲观。
根据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星期四(5月22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整体而言,81%受访企业指出,美国关税将在未来半年里给它们的业务造成负面冲击,其中28%认为冲击程度极为负面。
不过,仍有少数企业(约4%)持相反看法,认为美国关税将带来正面影响,其余15%则保持中立。
若细看不同受访群体,跨国企业最悲观,高达89%持负面看法,较中小企业高出11个百分点,也比大型企业高出10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因为跨国公司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依赖美国的跨国企业占比62%,中小企业则为49%。
调查在今年4月11日至23日期间进行,参与企业近300家。受访企业当中,81%是中小企业,其余是大型或跨国企业。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他先是在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来表明暂停实施90天,但中国除外,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一度加征至累计145%。上周,美国和中国的谈判取得突破,从5月14日起的90天内,大幅降低关税。
有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51%)表明,因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它们也受到间接影响。
逾七成企业不打算在未来三个月减薪
尽管面对挑战,但73%的受访企业反映,它们不打算在未来三个月内减薪。另有52%不打算增聘人手。
针对这项调查结果,工商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说:“美国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给新加坡企业造成很大不稳定性。调查显示,无论是中小企业或是跨国企业,都表示强烈担忧,尤其是那些依赖贸易的企业。”
为了协助企业应对这些变化,工商总会与星展银行、敦豪国际速递新加坡(DHL Express Singapore)、太平船务(Pacific International Lines)、普华永道新加坡(PwC Singapore)、立杰律师事务所(Rajah & Tann)等伙伴携手制定指导书,协助企业通过结构化的框架来做出对策。
指导书建议企业通过三个阶段来应对,第一是识别风险、评估财务及检讨合同;第二是重新部署供应链;第三是借助数码化、创新、市场多元化和商业模式转型,来建立长期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