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给全球商业环境带来许多不确定性,但金融企业和投资机构可将危机转为商机,加快企业转型,并开拓更多跨区域贸易与投资机遇。
国家发展部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主席徐芳达指出,金融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政府和企业可通过巩固新加坡作为备受信赖的金融枢纽地位、加强亚细安及其他区域的连通性,以及提高竞争力和开拓新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和韧性,将潜在机遇具现为成果。
徐芳达星期三(6月4日)在野村投资亚洲论坛(Nomura Investment Forum Asia)发表主旨演讲时说:“美国贸易政策造成关税和各种不确定性,必然对新加坡产生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无法寻求商机,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区域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机遇。”
他举例说,新加坡和泰国、马来西亚已实现跨境实时电子转账。接下来,亚细安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也将同印度合作推出即时支付系统Nexus。这意味着企业可期待更快捷和安全的跨境支付活动。
此外,亚细安正积极开发、推广和维护《亚细安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Asean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Finance)的最终版,预计在今年11月完成,这也有助于带动可持续融资这一迅速增长的领域。
新加坡可凭“信任溢价” 强化金融竞争力
新加坡是亚洲领先的金融中心,金融服务业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驱动力,对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从2018年的12.5%,增加至去年的13.8%,并雇用了近20万名员工。
徐芳达指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信任和可靠性变得尤其重要。新加坡可利用“信任溢价”(trust premium)这一竞争优势,巩固它作为具蓬勃活力的金融服务枢纽的地位。
他也强调,金融服务业应持续优化规则和流程,使行业保持高效率和竞争力。
例如,针对家族办公室的审批流程,金管局已推出全新的税务措施线上平台,把家办申请税务奖励计划的审批时间缩短至三个月。金管局过去几个月也宣布多项强化股市举措,包括简化企业的上市流程,促进本地资本市场的活力。
徐芳达说:“我们有新的服务、业务模式和要求。我认为,我们必须能跟上这些新变化,这样才能提高效率,降低业务成本,从而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经济韧性小组聚焦未来贸易与投资挑战
徐芳达也是经济韧性小组成员之一,这个由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担任主席的小组,旨在通过与劳资政三方合作伙伴携手,帮助新加坡企业和员工,应对当前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
徐芳达在论坛炉边对话会上说,相对于政府应对冠病疫情时更着眼于抵御当前挑战,经济韧性小组除了关注当前挑战,也会侧重于关税战的“第二回合”,即为未来的贸易与投资格局做好准备。
他透露,小组还在检讨我国未来发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加坡会继续深化区域贸易联系如亚细安、欧盟甚至可能拉丁美洲区域。
他也鼓励金融服务业开拓新增长领域如可持续能源投资,以及让企业和员工掌握人工智能等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