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面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在强劲内需、减少对美国出口依赖,以及有充足政策应对空间的情况下,亚细安在贸易动荡时期仍保持强势和韧性。

亚细安加三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经济学家王浩斌,星期三(6月11日)在新加坡经济学会(ESS)、法国高等经济学院(ESSEC)和亚细安加三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亚细安加三区域经济展望”研讨会上,发表上述看法。

谈及区域的长期前景,王浩斌说,区域经济体在应对短期贸易干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可能影响区域中长期增长轨迹的结构性挑战。

他说:“亚细安加三(中国、日本及韩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过去10年贡献了全球近45%的经济增长。然而,受投资放缓和生产率疲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结构性转型滞缓 导致区域生产率增长乏力 

王浩斌指出,导致区域生产率增长乏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结构性转型的滞缓。“当资源从低生产率行业向高生产率行业转移时,整体生产率将随之提升。不过,亚细安通过结构性转型带来的生产率增长红利较90年代中期显著下降。这是因为部分区域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出现停滞。同时,许多转向服务业的劳动力都集中在低附加值领域,难以有效提振生产率。”

延伸阅读

调查:全球企业更倾向“友岸外包” 亚太新兴市场成供应链重组赢家
调查:全球企业更倾向“友岸外包” 亚太新兴市场成供应链重组赢家
大华研究:关税冲击信心 近七成企业看好亚细安区内贸易增长
大华研究:关税冲击信心 近七成企业看好亚细安区内贸易增长

他也提到,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亚细安加三的工业化进程仍在持续推进,这与许多发达国家日益显现的“去工业化”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例如,中国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新兴经济体也在持续推进工业发展。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等中等收入国家的工业化似乎停滞不前。”

王浩斌表明,亚细安接下来应该重点关注五大方向:继续提升制造业水平、优先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加大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创新和科技应用,以及强化政策执行力。

另一方面,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在研讨会上说,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落实关税措施不会对亚细安构成生存冲击。

不过,她强调,若美中之间对立的时间越久,美国政府继续以“分而治之”的思维进行单边谈判,亚细安最终可能陷入一个高度碎片化的贸易和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