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石油国内出口(NODX)由升转跌,5月份同比下跌3.5%,逆转前一个月12.4%的涨势。
但经济师对此不感到意外,普遍认为前期因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抢先出货”效应已经开始减退,进而导致出口下降。他们也认为,下半年贸易前景可能更低迷。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星期二(6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首五个月的非石油国内出口增长3.7%。
分领域来看,5月份电子产品出口同比仅增长1.7%,涨幅远低于前一个月的23.4%。其中,个人电脑、集成电路和消费电子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0.9%、4.3%和49.0%,对电子产品出口的贡献最多。
非电子产品出口则同比减少5.3%,与上月9.3%的增长形成对比。石化产品、非货币黄金和特殊机械出口分别萎缩17.8%、25.9%和11.7%,拖累非电子整体出口表现。
星展银行经济师蔡汉廷告诉《联合早报》,尽管电子出口在5月份保持扩张,但增长速度已有所放缓,并且可能面临美国对半导体进口加征关税的下行风险。
他说:“我国制造业前景依然疲弱,虽然美国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但持续的关税不确定性,加上全球贸易摩擦仍然高于特朗普2.0时代之前,对新加坡的外部需求构成不利影响。我们预计这将在下半年对新出口订单和整体出口表现带来压力。”
相比之下,医药品出口仍保持增长。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指出,这反映市场对美国可能征收药品关税而出现的前置效应。
不过,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早前表明,根据我国与美方的协商,新加坡或许能以优惠,甚至是零关税向美国出口药品。
在总贸易额方面,5月份同比增长1%,但增幅远低于4月的14.7%。
主要市场出口大多下跌
按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10大主要出口市场中,只有四个取得同比增长,包括台湾(17.2%)、印度尼西亚(8.1%)、韩国(4.8%)和香港(0.1%)。对美国、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的出口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蔡汉廷说,继4月份出口订单强劲增长之后,这种提前出货的效应已经开始消退,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大跌20.6%,结束过去连续五个月的涨势,而这主要受高基数效应影响。
在许俊杰看来,5月非石油出口走弱并不令人意外。
他说:“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活动正在放慢,比如对韩国与台湾的电子产品出口增速大幅放缓,增幅环比分别下滑60.7个百分点和25.3个百分点,显示前期积极备货所带来的动能已减弱。”
考虑到形势依然多变,许俊杰将全年非石油出口增长预测,从原本的2%至4%,下调至1%至3%。
他说:“市场正密切关注美国可能出台新一轮关税措施。同时,前期抢先出货的回调效应可能导致今年下半年贸易活动陷入更长期的低迷。此外,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升温,也可能进一步打击企业与消费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