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地产巨头城市发展(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简称CDL)爆发家族内斗。这场罕见的父子权斗震撼市场,也让董事会治理中的“皇帝制度”再度成为焦点。
新加坡董事协会(SID)在星期三(6月25日)举办闭门对话,以“董事会分歧管理”为主题,聚焦近期几起上市公司治理事件,由JP Wilson执行合伙人周发财主持探讨独立董事应如何履行职责、避免沦为权斗牺牲品。
家族企业董事纠纷不再局限于会议室
在会上,多名主讲人说,本地家族企业的董事纠纷不再局限于会议室,而是日益成为股东大会与市场舆论的焦点,独立董事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陷入“利益VS情感”的双重困境。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MD) 商学院教授马琳(Marleen Dieleman)指出,新加坡交易所(SGX)上市公司中,逾半为家族控股企业,企业掌舵人平均年龄为70岁,其中不少正处于第二至第三代权力过渡阶段,内部权力结构与董事角色间的矛盾日益复杂。
在家族企业主导的新加坡资本结构下,形式上的“合规董事比例”往往掩盖了实质权力集中。JP Wilson执行合伙人周发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教授共同表示,不少企业表面上有多名独董与董事会,但实则仍为董事会主席一人说了算——即典型的“皇帝式董事会结构”。
翁律师事务所执行董事的翁晔毅补充,独董不仅须守法,更要懂得记录、发声与自保。“家族企业的决策不能在餐桌上进行,而是该正式地召开董事会。”
关于是否应将重大分歧记录公开,不少主讲人呼吁公司应在年报中详尽披露分歧缘由、异议意见与处理过程,避免市场误判。也有参与者坦言,少数董事在投票或意见遭否决后,选择辞任甚至在公司外部持续发声,反映出企业保护机制仍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