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强势登场,我国老牌铝门窗设计、制造公司南方喨集团(LHL Group)也已摩拳擦掌,计划在这备受国内外投资者瞩目的项目中分一杯羹。

南方喨集团创办人兼执行主席施国英,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早在2008年,该公司已在马来西亚柔佛新山建造面积达3万2000平方米的建筑铝型材厂,以支持在新马两地的项目。

建筑铝型材厂靠近柔新经济特区 有 “近水楼台” 优势

眼见柔新经济特区的讨论度、吸引的投资日益火热,施国英自然也已蓄势待发。他认为,南方喨集团在这方面具备两大优势,第一是建筑铝型材厂距离柔新经济特区,仅有不到半小时的车程,因此享有 “近水楼台” 的优势。

“这不仅有助降低运输成本,更让我们能更容易接触潜在客户,并根据项目进度和客户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节奏与供货安排。”

第二个优势,则是南方喨集团深耕相关领域逾50年后,早已积累响亮的口碑和庞大的客户群。

延伸阅读

你的咖啡加什么奶? 剑桥高材生将燕麦奶卖进30万家门店
你的咖啡加什么奶? 剑桥高材生将燕麦奶卖进30万家门店
DFI集团首席数码总监卢炜利:零售业数码化须以客为先
DFI集团首席数码总监卢炜利:零售业数码化须以客为先

南方喨集团过去在本地参与多个大型项目,在商业建筑方面,该公司曾负责新加坡谷歌数据中心、国立癌症中心以及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等项目的门窗系统设计。

在私宅方面,国浩时代城(Guoco Midtown)、锦泰门第(Parc Clematis)、尚景苑(Stirling Residences),以及聚宝园(Treasure At Tampines)等多个知名项目,也有南方喨集团的影子。

在施国英看来,这是在国内外继续攻城拔寨的一大利器。“潜在客户来商谈合作时,必然会翻查你的过往记录,包括完成过哪些项目、曾服务哪些企业等,借此来评断你是否有能力,承接他们的项目。”

尽管对新项目虎视眈眈,施国英也强调,南方喨集团不会盲目接单,要不要接下柔新经济特区内的项目,还得视价格而定。

“若价格不具吸引力,我们宁可暂时观望,经验告诉我,做生意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盲目抢项目。唯有保持耐心,才能筛选出价格合理、能够累积良好口碑的优质项目。”

现年80岁的施国英,已是一名商坛老将。自1968年创业以来,他带领着企业过关斩将,成功抵御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也见证不少本地同业的兴衰和不支倒地。

最棘手挑战:大量中国同业涌入我国 抢占市场份额

一路披荆斩棘,施国英终于赢得“门窗大王” 的美誉。谈及他的经商之道,施国英的答案简单而直接:“在我这一行,最重要的是不断与建筑商客户保持紧密联系,一来了解他们有何需求,二来掌握他们的工程进度。”

他说:“如此一来,我才能灵活调整自己的生产和供货速度。若生产太快,便会带来库存积压的问题;若太慢,则会引来客户不满,这会影响我们在业内的口碑。”

对施国英来说,目前最棘手的挑战,是过去两三年有大量中国同业涌入新加坡,抢占市场份额,而在财务实力和成本比拼上,这些对手都不容小觑。

面对强敌来势汹汹,施国英一方面呼吁政府加强保护本地企业,另一边厢则是不断优化南方喨集团的产品和服务水平。

“既然在成本上难以比拼,我们就必须在品质上下功夫,力求以质量赢得市场。”

既然已高龄80岁,施国英是否想过完全退下来,让子女接棒?施国英说,虽然他还是南方喨集团的执行主席,但早已下放不少决策权给孩子们,自己则扮演着顾问角色,仅在重大事项方面提供意见,或分享经验。

谈到对子女的期望,施国英坦言,他希望子女们能超越自己,为南方喨集团带来更多创新与突破。

“很多企业的第二代常常不敢想象自己能超越父亲,把父亲视为无法超越的大山。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下一代都抱持如此保守的心态,公司的发展将难以迈向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