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共有10个集体出售项目推出,但只有三个成交,总交易额约2亿7310万元。分析师认为,集售市场的严冬未尽,根据市场情况调整销售定位和价格才有望寻得买主。

上半年三个售出的集售项目是里峇峇利花园(River Valley Apartments)、正新工业大厦(Ching Shine Industrial Building)和麦波申工业大厦(MacPherson Industrial Complex),其中麦波申工业大厦以1亿零388万8000元成交,比要价8880万元高出17%。

正新工业大厦的成交价为1亿1320万元,比要价高出0.17%。

值得注意的是,正新工业大厦和麦波申工业大厦都是首次通过集售招标的永久地契项目,而且成交价都比要价高,显示永久地契工业大楼的市场需求良好。

尽管近年来的集售市场屡遭房地产降温措施和经济不确定性的打击,但仍有项目成功售出,让屋主重燃希望。若加上在星期二(7月8日)正式招标的乐洋村(Loyang Valley),今年来共有11个项目寻求买家。

延伸阅读

乐洋村三度集体出售 预示价调低一成至8.8亿元
乐洋村三度集体出售 预示价调低一成至8.8亿元
高庭:汤申景花园获准以8.1亿元出售
高庭:汤申景花园获准以8.1亿元出售

这是乐洋村第三度尝试集体出售,预示价调低一成至8亿8000万元。负责销售这个项目的合登亚洲投资销售总监连镛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虽然目前市场并不红火,但汤申景花园(Thomson View)成交以及有更多发展项目筹备集售,他认为市场情绪有所改善。

他指出,集售要成功售出,除了要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定价之外,项目的地点和交通也很重要。他发现,发展商在购买地段时仍然很挑剔,但对地点优越的地段更感兴趣,尤其是靠近地铁站和重点发展地区。

“乐洋村位于建造中的跨岛线罗央地铁站旁,往返重点发展地区如榜鹅数码园区和樟宜航空园的交通方便。”

去年售出的汤申景花园日前获得法庭批准完成交易。

汤申景花园以8亿1000万元出售给华业集团(UOL)联合子公司新加坡置地和凯德发展组成的财团,成交价比原本的9亿1800万元要价低12%,但有六名屋主提出反对,以至于当局对这座公寓发出禁售令。

发展商更青睐政府售地 无需面对集售不成功风险

部分集售项目出现类似汤申景花园的情况,导致交易难以完成。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认为,这是一些发展商不愿意收购集售项目的原因之一。

他指出,发展商若直接竞标政府售地计划的竞标活动,就无需面对这项风险。“如果获颁政府地段,发展商可百分百确定能发展这幅地段。” 

据他分析,造成集售市场低迷的因素多元,除了政府地段对集售项目带来竞争之外,还有就是宏观环境前景不确定也让发展商绷紧神经。

他也观察到,永久地契项目比99年地契项目更获青睐,因为发展商无需支付填补地契的费用。他预计,接下来的集售市场会因为宏观经济因素和昂贵的替代房子等市场因素,继续保持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