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东南亚和邻近市场中,新加坡信用卡负债水平最高,人均信用卡债务为5335元,占平均月收入的86%。

与新加坡收入水平相近的香港,平均卡债仅为2496元,占收入比重为41%。两地对信用卡的使用态度差异,引发市场对“透支式生活”的关注。

本地融资服务平台ROSHI的2025年信用卡债务报告指出,新加坡以6167.6元的平均月收入位居区域榜首,其次是香港(6032.26元,新元,下同)和日本(4335.66元)。高收入相对来说是高债务的原因之一。

国人更倾向用信用卡 拿现金回赠和积分奖励

ROSHI创办人纳达(Amir Nada)指出,尽管新加坡人持有较高的信用卡余额,但相比一些周边地区消费者,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信用卡来获取现金回赠和积分奖励。

同时,新加坡整体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仅为51.9%,属于中等水平,说明虽然卡债金额高,但本地消费者对其他负债采取谨慎态度。

延伸阅读

三银行接受公积金入息为办卡收入证明
三银行接受公积金入息为办卡收入证明
理财锦囊:合理规划掌握关键窍门 精明攒里数旅游乐翻倍
理财锦囊:合理规划掌握关键窍门 精明攒里数旅游乐翻倍

相比之下,菲律宾人均卡债为2092元,虽然远低于新加坡,但是当地居民月收入仅492元,债务收入比高达425%,属高风险水平。

报告分析,不同市场的卡债风险,反映出背后信贷基础、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的差异。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人均卡债仅115元,债务收入比仅21%,但因信贷渗透率低,整体借贷机会有限。

新加坡则因金融制度成熟、数码银行服务普及率高,加上消费者普遍为了现金回扣和积分优惠等使用信用卡,使得高卡债不等同于高风险。

尽管如此,纳达提醒消费者,信用卡年利率普遍维持在24%至26%的高位,消费者必须积极主动地管理无担保债务。

除了个体行为,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亦有助缓解压力。报告指出,新加坡政府今年发放两轮共800元的社理会邻里购物券(CDC Vouchers),协助家庭应对日常开销,也间接减轻了短期负债需求。